接着就是不得不为了铁矿,攻打江苏安徽。
原以为淮军群龙无首,吓唬几下,就会全部投降了,没想到胡大师姐太小看了人心,各种长着七窍玲珑心的人,愣是找到了胡灵珊进攻江淮,是为了在君主立宪制的国会中捞更大的好处的解释,认为胡灵珊不敢开战,不信邪的与胡灵珊血战了数次。
这接连不断发生的战斗,导致胡灵珊的革(命)军人数飞速下滑,最后只有不到2人。
2人洒在浙江安徽江苏,就像灰尘似的。
胡灵珊虽然安排了新军的招募和训练,但按照胡灵珊军队的高标准练兵方式,没有个一两年,是不用指望了。
那些望风而降的淮军军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整编,在周边军队打过来的时候,能不反叛,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胡大师姐的地盘,就像是一只气球,看着庞大,其实随便一根针就能扎扁了它。
以为能用气吞河山的气势,用杀人如麻的残忍,唬住天下英雄的胡灵珊,失算了。
“这个狗屎的时代,英雄何其多也。”胡灵珊苦笑,下令全军收缩,退回浙江,准备血战。
慈禧通电全国:“三日后,进京决定君主立宪制,过期不候。”
华夏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同一句话。
“慈禧救胡灵珊。”
胡灵珊不会真是慈禧的私生女吧,不然怎么看慈禧都没有理由这个时间点决定君主立宪制。
☆、第52章 防守万能
“太后是果真下定了决心了。”某个满清大臣说道。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的人情大。”其他大臣道。
慈禧的盘算,他们看得很清楚,三路大军讨伐胡灵珊,胡灵珊倒霉是必然的,说不定会接连的丢城失地,但是胡灵珊最后的胜利,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有德国人的支持在,英国人都被打败了,张之洞之流不够看。
那么就该在胡灵珊最危急的时候示好。
况且,不过是口头声援而已,又不费一兵一卒,要是胡灵珊顶不住,被张之洞灭了,朝廷也没有损失,反倒是多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依我看,张之洞和胡灵珊都是不会来京城了。”有大臣道。
张之洞都带上棺材了,不是胡灵珊死就是他死,要是中途撤兵,天下的耻笑都够让张之洞羞愧而死的了。
“正好在计划当中。”有大臣点头,胡灵珊来了,反而不好办。
“你们的准备做得怎么样了?”某大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