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到了腊月三十。
这一日天难得的放晴了,耀目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厚厚的积雪上,折射出淡淡的白光。
顾家一家子起了个大早,顾以南和刘三娘将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其实前两日就收拾过屋子了,家里很干净,很快就收拾干净了,收拾好之后便开始做过年饭。
顾以南和刘三娘准备做过年饭的时候,顾大山则和虎子宋和他们一起把院子里和院子外面路上的积雪清理干净,栓子知道今日是过年,要吃很多肉,便开心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这一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穿新衣吃大肉,在疯狂玩闹的时候也是妇人们在炤房里最忙碌最热闹的时刻,哪怕是最穷的人家的砧板也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四处洋溢着说笑声,混杂着柴火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交织在一起,奏成欢快幸福的乐调。
今日做饭是顾以南掌厨,刘三娘帮忙做点杂事,小满则负责烧火。
顾以南先将之前买回来的骨头和猪蹄清洗干净,全部焯水了之后就一起放进陶罐里,另外再加入老姜和少许花椒香葱,然后放在单独堆砌的一个小土灶上慢慢的熬煮着。
等熬煮上两个时辰,汤汁变成奶白色之后,再加入萝卜便可以了。汤炖上之后,顾以南就没有再管了,而是做起来了其他菜。
顾以南打算按照自己前世老家的风俗习惯做一些蒸菜。
首先做的是粉蒸肉。
顾以南先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手指这么厚的肉片,然后加入调味料进行码味,等味道入得差不多了之后再加入前两日就磨好的米粉,混合均匀后就放入蒸笼里,等会儿其他蒸菜做好了之后再一并蒸起来。
另外还做了盐菜扣肉。
盐菜是顾以南用家里的白菜叶子做的,因为没有莲白菜或是其他专门做盐菜的青菜,所以她就用了白菜。
盐菜的做饭还是比较简单的,取其嫩叶洗净后挂晾晒几日,然后放在大木盆里,加盐揉搓至出汁,然后装入麻袋用石磨压住,先腌渍几天,然后取出来再晒一天,入笼蒸透后还得晾干,如此晒蒸揉两遍后,然后整理放入坛里,再等上半个月即可开封食用了。
这还是顾以南第一次用自己做的盐菜做盐菜扣肉,其实心底还是有点小忐忑的,因为怕味道不好。
不过闻着还像模像样的,就是不知道蒸出来吃起来怎么样了。
顾以南将早就过油涂抹了酱油的五花肉切成薄片,然后一片一片的放入大海碗里,然后再在上面铺上厚厚的一层切碎的盐菜,待会儿放入锅里蒸上一两个时辰就可以吃了。
除了盐菜扣肉以外,顾以南还做了酥肉圆子。
酥肉是前两日顾以南就炸好的,她特意做了两种酥肉,一种是排骨炸的,一种是五花肉炸的。
两种类型的酥肉她更喜欢吃排骨炸的,因为前世的排骨很贵,比猪肉贵多了,她舍不得花钱买,每次都只能买五花肉炸。
所以到了这儿,她便更喜欢排骨炸的酥肉,哪怕五花肉炸的酥肉油滋滋的十分解馋。
酥肉圆子就是一个大碗里下面装满了酥肉,上面再铺一层肉和蛋液做成的肉,她老家是叫作圆子,所以她在这儿也一并叫作酥肉圆子了。
除此之外,顾以南还做了豆腐做豆腐包子和蛋包子。
豆腐包子和蛋包子是前世顾以南每逢节假日都会做的一种吃食,做法十分简单。
首先是将半肥半瘦的肉剁成了肉馅,再加上葱姜蒜等各种调味料,搅拌均匀后放在一旁备用。
然后将豆腐切成小块,然后煎成两面金黄色,再从侧面切一条小缝,然后往里面塞肉,当然也可以不煎,只是容易碎。而且豆腐包子好像还有比较好听的名字,叫怀胎豆腐,不过什么念法都一样,反正就是豆腐加肉。
那日在县城忘记买豆腐了,顾以南都以为做不成豆腐包子了,可没想到昨日竟然有人挑着豆腐每个村子叫卖,顾以南便买了两块豆腐回来做豆腐包子。
蛋包子的做法更简单了,把鸡蛋打散后放进锅里平摊开,然后往里面放搅拌好的肉馅,然后用蛋皮子一裹就好了,全部捞起来待会儿和豆腐包子一起放在蒸笼里蒸。
顾家是没有养鸡的,鸡蛋也是从隔壁村买的,一文钱一个鸡蛋,她一共买了十个。
刘三娘觉得花这么多银钱买鸡蛋不划算,便决定等过了年就去买几只小鸡回来养着,等长大了好下蛋,但是很也免得顾以南败家了!
顾以南也巴不得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