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
既要彰显王爷的仁德宽厚,又要体现登基大典的庄重威严,不知王爷对此有什么要求?”
淮南王没想到海岳如此好说话,神情放松了许多,
点了点头,说道:
“海大人考虑周全,
这杂报内容,要写这些日子本王为百姓所做之事。
其次,要详细介绍登基大典的时间、地点和流程,让京中人都知道。”
海岳微微躬身:
“王爷放心,下官明白。
只是,这杂报的发行范围和数量也需好好规划,
京城自然是重点发行区域,要让京城百姓第一时间知晓此事,
同时,也要将杂报发放到京畿各州府,至少要让京畿百姓先知道,咱们大乾有皇帝了。”
淮南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海大人所言甚是,你且放手去做,所需一切,本王全力支持。
另外,在杂报上可适当提及新政,
让百姓知道本王登基后,会继续推行新政。”
“王爷英明,新政乃利国利民之举,在杂报上宣传新政,能给百姓带来希望。
下官在登报时,会用简单的话宣传,让百姓容易理解。”
“海大人考虑得十分周到,新政内容繁多,
可在杂报上选取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进行宣传,
如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
如此一来,百姓定能感受到新政带来的好处,对本王登基也会更加拥护。”
海岳躬身行礼,说道:
“王爷圣明,下官这就回去安排人手,撰写杂报内容,确保在明日将杂报发行出去。”
淮南王顿时面露笑容,连忙站起身拱手:
“有劳海大人了,此事务必办好,不可出任何差错。”
海岳再次躬身行礼: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爷所托。”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王府。
看着他的背影,淮南王只觉得心情舒畅,这段日子的烦闷一下子就悄无声息散去,
不论如何,只要当了皇帝,不论有没有权,总比一个闲散王爷要好!
更何况,如今大乾大乱,他未尝不能乱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