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陶的第二步是泥胚塑造,一个很简单的转轮就能完成拉坯,利用转轮的旋转将成品湿粘土塑造成标准对称的形状。*微·趣·小·税+ `免/费\岳.黩+
不过考虑到脚踩式制胚转轮台涉及到机械传动的原理,对少华族人来说和可控核聚变技术并无本质区别,反正都是绝对不可能学会,便只能想想罢了。
退而求其次,只能自己亲手教少华人捏大碗、水罐、盘子之类的小型器皿。
再大就不行了,大型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很容易直接裂开。实际上烧陶的胚料没那么简单,浮选的粘土还需要添加不同的辅料以增加成品率和实用性。
但这些都是留给少华部落的作业,陆远一行搞得是文明孵化,不是文明巨婴。只能在最关键的节点上点拨一下,剩下的交给少华人自己。否则从早期红陶到精密陶瓷,这么漫长的技术链,多少投资点都不够折腾。
部落时代的劳动效率很差,筛土完成的时候已接近天黑,包括老绿和筛土仙人在内的族人们,明显流露出焦虑的神色。
剑齿虎给人类先祖留下刻在dna中的巨大阴影,因此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部落人都不愿在外过夜。
老陆看着百十斤筛好的粘土犯愁,捏泥胚肯定不能在野外,因为泥胚最后需要放在山洞中自然阴干,但运输这么多软趴趴的粘土可不容易。+2¨3·d·a¨w¨e_n.x~u.e~.!c-o`m\总不能一人抓一把带回去吧。
幸好胡定华救场,他竟然推着一辆独轮车及时出现。
木工是他的爱好和擅长,不过能在只有石器的前提下攒出一辆独轮小推车,也算是穷毕生之所学。
没有木板,只能用细竹子(附近竹子很多)钻孔,用绳索扎紧连成竹排。
没有钉子,于是竹排的接头用石刀削尖打孔,组成最初的卯榫结构。
最绝的是车轮。他当然不可能用石器毂出一个带辐条的标准马车轮。所以这是一段接近圆柱形的木桩,中间钻孔穿了一根竹子充当车轴。
别问离不离谱,就问是不是一辆车?
将兽皮铺在竹排车厢上,部落族人七手八脚的将成品粘土堆上小推车。
期间胡定华向陆远汇报工作进展,这辆小推车几乎耗费他和赵晚晴全天时间,因此工具组制造进度有些落后。
华子是个厚道人,实际上只有他一个人在忙,赵晚晴坐在一边一整天瞎指挥说风凉话。赵总的优点和缺点非常鲜明。某些方面,你完全可以信任她,但在另一些方面,她就像在清明节烧千纸鹤的小清新,纯粹糊弄鬼呢。
“他们学会了吗?”
陆远指的是造轮子。^墈,书^君- ,庚?鑫*醉-全^车轮是原始时代的核心科技之一,可以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将资源采集的规模和区域大大增加,所以必须拿下。之前在做计划时,车轮技术被提高到最优先的事项中。
胡定华遗憾的摇摇头:
“出了提示,120点投资点,但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我给否了,所以你们没听到。”
120点的巨额投资赌百分之三的概率没有意义,如果只有几点还能试一下。
陆远惊讶:“这么难?”
胡定华制造的这个“竹轴木桩轮”,几乎可以说是最简单的轮子了。如果这都无法传授,那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结构更简单的轮子。
“书记说,车轮可能存在关键前置技术,少华还没有掌握,所以传授成功率很低。”
陆远能成功传授沉淀筛土法,是因为部落族人曾经观察到泥水沉淀现象,这是他们认知范围内的事物。但是车轮这种东西,在自然界并无类似的事物或者现象。
至于车轮的前置技术是什么?是什么事情启发了原始先民?这种太过久远的知识就没人知道了。
尽管这辆车颤颤巍巍,好像马上要散架给你看的样子,但它确定无疑的承载了近百斤的货物。当老绿和筛土仙人将推车开进少华部落的山谷时,一时全民轰动!
这么多泥土,轻轻松松的推来推去,试问这不是奇迹,什么是奇迹。
老绿放开手,让每位围上来的族人都推一下试试。他们一开始上手有些畏惧,但很快嗷嗷直叫,灰不溜秋的脸上闪耀出光彩。男性族人想到的是,这辆车最起码可以装下两头鹿。女姓族人盘算着可以用这辆车将远方一片果林的果子全部拉回来,那些果子眼看着即将成熟。
少华人很快意识到小推车的实用价值,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