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有雄兵十万,姜维胡儿亦不能挡。
司马昭要与陛下决战,无暇兼顾。”
钟会大喜,隧令众将率部,猛攻剑阁。
……
身在长安的司马昭接报蔡仁兵锋所指成都。
司马昭急召贾允、裴秀、袁雄等文武群臣到晋国公府来见。
他病好便被曹奂封为晋国公。
之前,司马昭病重时,委托司马炎代理军务。
在司马炎握剑入宫威逼下,曹奂也是无奈之举,为防被害,只好不停地封赏司马昭。
但是,私下里,司马炎已经称呼司马昭为父王了。
晋国公可不是司马炎的目标,即便封王,也不是司马炎的目标。
他要的是皇帝之位。
当然,得让其父司马昭先封王,尔后再择机篡位。
……
贾允献计说:“曹髦战术神出鬼没,指东打西,指南打北。
他往往明派此将,可出现彼将,举蔡旗,出现可能是文鸳,也可能是吕扬。
唉,曹髦小儿令人着实惴测不透,但如其得川,屯粮草无数,我军危矣。
请主公令邓艾与钟会合兵一处,以邓艾为平蜀大都督,合力先取成都,抵挡蔡仁入川。”
此时,邓忠尚未来到长安,司马昭等奸佞尚不知邓艾已死。
裴秀不以为然地说:“现在,天下皆知,曹髦小儿心意难测。
比如这次他诏令庞会抬棺出征,北上平叛,结果诛杀袁门泰、谭泽汉等人的却是罗靖及锦衣卫。
他让司马燕出使江东,其实是施放烟幕,却暗诏蔡仁突袭夷陵,给钱清送粮草。”
崔赞随声附和地说:“是啊!探报不断,可川蜀至今未见蔡仁之踪影,空穴来风,不可信也。”
虎将罗子布铿锵地说:“主公,怕甚?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末将倒要会会这个蔡仁,他并非勇将。
请主公给末将五千铁骑,南下川蜀,专寻蔡仁下落。
若能撞见,必取其首级来见。”
司马孚摇了摇头说:“主公,微臣倒以为刚才裴公所言极有见地。
裴公刚才说曹髦小儿心意难测,微臣倒是怕蔡仁未至川蜀,反倒北上,袭我长安。”
司马昭晋封晋国公,司马孚再也不敢当众称呼其为贤侄了,而是尊称其为“主公”。
司马昭一拍案桌说:“嗯!倒是有此可能。
子布,传我将令,调凉州兵马至长安城外,由汝与袁雄指挥布防,以阻蔡仁率部突袭长安。
至于蜀汉,就让钟会小丑与邓艾去争吧。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等他们伤了,本公再取现成的蜀汉。
另外,季彦,汝出使江东,劝吴出兵伐魏。
否则,本公灭蜀之后,联手曹髦小儿,必灭东吴。
汝明告孙綝,别以为本公在开玩笑,世上之事,无外乎利益之争。
对帝王而言,则是疆土和皇权。
只要本公将原曹魏之地,全部让回给曹髦小儿,现如今曹髦小儿一时也无力伐蜀,届时本公夺取蜀汉,联合曹髦小儿,对江东必一击即中。”
裴秀,字季彦,河东郡闻喜人。
“诺!”裴秀、罗子布等文武随即起身,抱拳拱手,躬身告退。
……
蔡仁、徐霸、庞会、庞鹏等诸将率部到底去哪里了?
他们先是率部入蜀,兵锋直指成都。
司马燕在洛城出朝报以造势,造成蔡仁声势浩大的要夺取成都。
如此给东吴、司马昭造成错觉。
而蔡仁也将戏演足。
他和徐霸等诸将率水陆两军,由夷陵以北,沿江西进。
他们登陆后一路破城斩关,缴获无数,也收降兵无数,却又忽然回兵夷陵。
他们很辛苦,但是,没办法,得按曹髦旨意办差。
此时,文鸳奉曹髦暗诏、奉陆豫将令,已单人独骑来到夷陵,等候蔡仁率部回师。
蔡仁将降兵交与徐霸在夷陵训编,将所部疲惫之师,交与钱清镇守荆州。
钱清将麾下所部换上东吴兵马铠甲并交与文鸯、蔡仁指挥。
徐霸也将数月新训水军交与蔡仁指挥,并全换上东吴兵马铠甲旗号。
由蔡仁指挥水师,船载步骑数万,趁初夏雷雨,冒险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