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最强皇长孙:我大明始终遥遥领先 > 第一百零五章 设立登闻鼓

第一百零五章 设立登闻鼓

“铁铉!”

“微臣在!”

“有关类似定远县的腐败事件,你认为在全国还有多少?”

“回禀皇上,卑职以为,树欲静而风不止,贪墨腐败之风自元初至元末愈演愈烈,我朝新建不久官员中因袭旧习者大有人在,即是陛下三令五申,仍会有人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因此微臣以为,对待整饬腐败一事,应是长久之计。”

听到这,朱元璋虽然依旧眉头紧皱,但也还是点了点头,“是啊,要说者定远一案,若非是咱碰巧撞见,恐怕朝廷也是无法得知,所以咱决定恢复风闻言事制度,并于午门外设立登闻鼓,并由你来专职负责管理,你以为如何?”

“皇上,微臣完全拥护!如若施行此法定将会揪出一大批贪官,使他们难逃法网!”

朱元璋听后笑了笑,道:“但愿如此。你且去准备准备,从明天开始便实行此法。”

说完朱元璋才又转头对太子朱标说道:“标儿,传旨通政司,要他们在明天的《大明报》的头版头条,发布通告,鼓励民众登殿言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阻拦。”

“是,父皇!”

“另外,成立责任内阁的事也要抓紧时间落实一下。”

此话一出,朱标便略显迟疑地愣了一下,随即才又连忙点头回道:“儿臣领旨。”

这样的小动作自然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然而他却并没说什么,而是直到下了朝之后才把朱标叫了过来问道:“标儿啊,方才在大殿之上,看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是不是成立内阁的事遇到什么阻力了?”

“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阻力,只是成立组件责任内阁的事,儿臣在父皇离京期间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只不过……”

“不过什么?”

“由于科举考试已暂停许久,致使翰林院的人员储备早已捉襟见肘,根本无法做到择优入阁,故而儿臣便在跟宋濂和李善长商议之后,向那些隐贤不出的贤明之士发去了招贤令。”

朱元璋听了捋了捋胡子,“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此举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效果如何?”

“恕儿臣无能,足足半个月过去了,应召者却寥寥无几,尤其是那黄氏二贤,连续两次拒绝了吏部任命,而且还当着沧州知府的面,剁了自己右手的拇指,从此不能在执笔了。以此表明他们拒绝入仕之意。”

“哼,给脸不要脸!”朱元璋不听还好,听了之后便气得猛地一拍桌子,没好气地说道,“给他们恩典不要,看来这帮家伙是铁了心要为前朝守一辈子的节了!”

“父皇息怒,儿臣只是以为黄氏父子此举未必是为前朝守节,而是一直恪守着一臣不事二主的伦理道德,如果他们早年就都效命父皇的话,相信也不会再投效他人了。”

“标儿,你又心软了是吧?咱们给他恩典,请他们出山为官,他不但不要,还剁了自个的手指头,这不明摆着跟咱大明势不两立吗?传旨,诛其九族!”

“父皇山东二贤一直闭门治学,贤明远播呀!”

“那就更改杀!区区一个士子凭借着这么点贤明就敢跟朝廷作对,咱能让这样的贤明继续远播了吗?”

此话一出,顿时便仿佛给了朱标当头一棒,这才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点头称是。

“另外,杀了他们之后,咱们就立刻开设一场恩科,咱们要大张旗鼓地开科取士,给天下学子们一个大的恩典,也让那些此前只会恃才傲物,沽名钓誉的秀才老爷们知道,咱大明有的是人才,少了谁都一样转!”

……

就在朱元璋已然下定决心诛二黄,开恩科的同时,下了朝的铁铉刚一回到部房,便立即开始着手准备起了设立登闻鼓的各项事宜。

仅仅用了不到半天的功夫,一套完整的包括接待,记录,分类,安置等诸多细节问题的完整方案便已然出炉,以至于太阳还未落山,就已经把登闻鼓立在午门之外了。

直到这时,看着眼前的登闻鼓,铁铉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毕竟这个登闻鼓的设立,不仅仅标志着朱元璋惩治贪腐,澄清吏治的决心,更象征着朝廷对于民意的重视和接纳。

正想着,一身素服便衣的朱元璋也带着朱标走了过来。看到眼前的登闻鼓这么快就立了起来,脸上也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铁铉,你做得很好。”朱元璋赞赏道,“这个登闻鼓的设立,将会为朝廷带来更多的民情民意,也会让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