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的意图很明显,绝品诗句,可谓是数年难得一遇,若王铄能连续作出三首绝品诗句,那便证明之前的诗句是他自己所作,这种有才之人,自己肯定要拉拢过来,如果作出的第三首是凡品,那前面两首就很有可能不是他所作。
“在下,觉得以王公子之才,当能七步成诗!”
一旁有人附和道。
王铄侧目望去,此人身形瘦弱,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给人一种病入膏肓的感觉。
我靠,你个狗日的,我记住你了,日后有机会看我不弄死你。
“足下何人?”
王铄问道。
“在下,河东卫仲道。”
那人拱手回礼道。
卫仲道是河东卫家的二公子,出身世家,才华出众,颇负盛名。他的才气在司隶州乃至整个中原地区都备受赞誉。
此次前来赛诗,信心满满,已经幻想无数次自己脱颖而出,夺得魁首的场面。
没想到,王铄这小子居然抢了自己的风头……
历史上这个卫仲道是个短命鬼,和蔡琰刚结婚没多久就死了。
对于这个将死之人,王铄本来不想和他计较的。
但是,看他嘴角都咧到耳后根了,又忍不住想弄他,这表情太他喵的贱了。
“卫公子,那要不这样如何,你我各拿出一彩头,定下赌约,若我能够七步成诗,你拿出的彩头归我,若我作不出,我拿出的彩头归你。”
王铄坏笑着打量着卫仲道和他身后的书童。
这个书童看上去年约十五六岁,身穿一件青色的布衣,身形娇小。
他的五官精致,尤其是那双眼睛,透出一种天真烂漫。
“你的小书童看着有些才华,他叫什么名字?”
王铄饶有兴致地随口问了一句。
“你问这个干什么?”
卫仲道有些警惕地问道。
“我就随口问问!卫公子不愿回答就算了!”
说罢,王铄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
“蔡昭……”
卫仲道虽然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还是回答了,问个名字而已,如果他不肯回答,反而显得自己不够大度。
嗯?蔡昭?
王铄又仔细打量起,确定这书童十有八九是女扮男装。
如果是真的,再和蔡昭两个字联系上,王铄脑中生出一个答案:大汉第一才女——蔡昭姬。
刚好今日是赛诗大会……
这就对上了……
但根据王铄前世的记忆,这时候蔡邕应该在会稽郡或者吴郡过着隐居的生活才对,直到董卓入京之后,才征辟他来到洛阳,蔡家和卫家也算是世交,蔡琰和卫仲道从小就认识,估摸着这次是卫仲道那小子为了装X,专门邀请蔡琰来的。
不过这次怕是要让卫仲道那小子失望了……
“那王公子愿拿出什么样的彩头?”
卫仲道看着王铄的眼神有些发毛,立马转移了话题。
“她!”王铄指向一旁的翎儿,说道:“这是我的贴身婢女,至今还是处子,若我输了,就归你了!”
“若我赢了,你的小书童就归我了!如何?”
说着王铄又看向书童。
刘掌柜听到这番话,顿时愣住了,我擦,翎儿什么时候成你贴身婢女了,这小子说起谎来,面不红心不跳啊……
但翎儿已经送给王铄了,他也不好开口说什么,只能回头再送去一个……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肉疼,但也只能这样了……
小书童立马拉了拉卫仲道的衣袖,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答应。
书童和婢女都是下人,这样做赌注,好像也没毛病。
围观的人那是越来越多,纷纷等着卫仲道回答。
卫仲道紧握拳头,咬着牙,没有做声……
王铄心中暗自嘀咕:看来还差把火……
“这第三首诗,你来出题,我来作诗!”
“我再额外加一彩头,若我输了,自愿放弃此处赛诗大会,我便立马离去!”
什么?
这人疯了吧?这么狂?
围观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这都不敢接,卫仲道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这简直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逼他同意。
“若我输了,我也自愿放弃此处赛诗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