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难道不是如此吗?你我之间,一下子甜如蜜糖,一下子又淡如竹水;一下子亲如兄弟,一下子又疏如陌人;一下子住于东边,一下子又搬于西边;一下子喜欢朝霞,一下子又喜欢晚霞;一下子耽于游戏,一下子又悟于心性……
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事如锦,不常在。世事如幻,不常存。世事如影,不永驻……
世间之事,全在这荷叶与水珠之间;世间之事,全凭自心掌控。世间之事,全是变化万千。
啊!这荷叶与水珠,一念之间,变之不尽!太好玩啰……
哇,我从来没有玩过如此好玩的游戏,简直流连往返,身心俱忘。
末了,我左挑右选,选了一把大大的荷叶伞,连同荷叶的茎干,都割下来,用来拿手举着,当作晴雨伞。
这情怀、这创意、这意境、绝了!青油油的荷叶伞,欢天喜地遮盖在我的头顶,连同我的心情,都飞到天上的蟾宫里面找玉兔闲聊去了……
回家之路,天色大亮,朝阳初露,霞光万丈。橙红之色,洒满大地。粉然入世,大地生辉。
心情放松,雀然而飞;心情放松,毫无挂碍;心情放松,烦恼俱消;心情放松,无我无他;心情放松,无草无地;心情放松,无天无云;心情放松,无山无河。心情放松,无虚无实;心情放松,无内无外。心情放松,无晴无暗。
轻盈之身,引来蜻蜓,泛着水面,点水嘻戏;
轻盈之态,吸来蜜蜂,围绕而飞,频频点头;
轻盈之状,招来蝴蝶,翅膀颤然,翩翩起舞;
轻盈之姿,呼来白鹤,盘旋而鸣,俯冲连连;
轻盈之姿,唤来喜鹊,立于榄树,高奏凯歌。
轻盈之姿,羡来麻雀,登于雀枝,细喃啾啾;
轻盈之姿,慕来杜鹃,映于山头,婉转啼啼;
轻盈之姿,感来鸬鸶,流连河谷,啄戏水中。
一路之上,人与飞鸟,共舞太平,唱响吉祥。
路途之间,飞鸟昆虫,互相映衬,演绎祥和。
人与自然,人与家园,人与过去,人与现在,人与未来,人与众生,一切一切,绝唱毗卢;
一方一方,响彻毗卢;
一澜一澜,融入毗卢;
一幽一幽,晕染毗卢;
一境一境,和入毗卢;
一地一地,谐焕毗卢;
一锦一锦,瑟调毗卢;
一泓一泓,澈入毗卢;
一峥一峥,嵘入毗卢;
一画一画;静入毗卢;
一尘一尘;投入毗卢;
一界一界,共入毗卢性海!
毗卢性海是什么意思?
毗卢性海倒底是入什么境界?
毗卢,是一位佛的名字,号称毗卢遮那佛。简称为毗卢佛。
毗卢遮那佛,其读音为:pi lu zhe nuo fo。毗卢遮那佛,是“三身佛”之一。三身佛是哪三身?
三身佛是指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这三身佛。
法身佛是指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指卢舍那佛,应身佛是指释迦牟尼佛。
“身”在此处有几种意思。一种,“身”是指一个人的身体以及外貌的意思。一种,“身”是指聚积的意思。
故,由此而延伸,“身”就有很多种说法。即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等各种说法。
各种各样的说法之中,以“三身”之说法为影响最大。
为何说“三身”的说法为影响最大?
以理法聚积而成身,称之为法身。理法是世间法。世间的所有之法尽皆修行无缺,是为法身。
以智慧之法聚积而成身,称之为报身。智慧之法是出世间法。出世间的所有之法尽皆修行无漏,是为报身。
以功德之法聚积而成身,称之为应身。功德法是指布施和做大功德之法。此法修行圆满,是为应身。
法身,代表着绝对真理。也即佛性,又即真如,亦即自性。是藏于内里,隐而不现的。
报身,经过艰难困苦地修行,修得圆满,证得真理而成佛。
应身,即就是说变化之身。哪里有求,哪里就有应,叫应身。亦即千百亿化身。化身于千百亿种身份,去应凡尘之人千百亿种要求。如释迦牟尼佛。
那么,毗卢遮那佛是指入何种境界?
毗卢遮那佛,谓“遍一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