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知道那东西是活的,它乱钻了几下,后来不知怎么又钻出来了,还不是我用手拿出来的,我的手当时只顾着乱甩了……
吓得我一整晚没有睡好觉,脚总是乱颤颤的,事后想想才明白,那可能是一只还没有长大的青蛙跳进了我的雨鞋里……
从那以后,晚上我再也不敢出来了。实在是太吓人了。那次又吓得我有心里阴影了。
直到现在,如果是去乡下的话,我晚上是不敢出去乱走的,就怕碰到什么东西,吓出个好歹。
而且平时看见那些杀生者在田地抓铺青蛙,我都惶惶然地躲得老远。这杀生的事,还真不是好玩的事!
青蛙虽然算不上五毒,但它全身又滑又凉又粘的,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还好,不是碰见五毒虫子,要是碰见的是五毒虫子,那结果我是想都不敢去想。
现时代的我都如此害怕五毒虫子,那古代的先人们,他们肯定也是害怕非常。
很早的时候,先民就创造了驱赶”五毒“的仪式,有些地区,完美继承了这种仪式,尤其在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南一带的农村,比较流行,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找一张白纸,画上”五毒“的模样,张贴在门口或门框,一些醒目的位置,再用五根银针,扎入“五毒”的脑袋中,震慑“五毒”,即“五毒”已死,别再横行到处伤人。以此来安慰安居的人们,以此来鼓励人们战胜“五毒”。
呜呼,可敬的古代的先人们,他们为了活得好一点,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勤劳的先祖们,值得敬佩!如果不是先祖们想尽各种办法,抵抗自然界毒物的浸袭,或者是别的各方面的侵害,说不定人类早就灭绝了。
除此之外,部分能工巧匠,还会在衣服上面,小孩子的肚兜上面,刺绣“五毒”的图案,一切的所表之法,都是为了驱除“五毒”。就是现时代的农村,有一些老房子的墙壁上,都还留存着一些“五毒”的图案。
古代的人们,没有空调,没有杀虫剂,没有研究出能够彻底杀死“五毒”的药物,更没有那么多医院和医生来治被五毒所咬伤的病。对于“五毒”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凭着一些经验与随机应变,力所能及地做一些防范措施。
端午到,“五毒”醒,说的是毒虫进入活动期,时刻防备,总没有什么坏事,达到心安的目的。免得成天提心吊胆。不论睡午觉,还是晚上睡觉,尽量不睡地面,防止“五毒”侵入。古代的天气没有现代这么热,特别是古代农村面积广阔,气温自然就比现代低很多。所以他们不会被热到要睡地上的地步。
其实先人们如此做法,还是取到了作用的,要不然五毒会越来越横行,数量越来越多。
感恩先人们!
挂艾草,洒雄黄的意思:
这句话承接着上一句,即五月至,五毒醒,挂艾草,洒雄黄。意思大致一样,也是为了杀菌消毒。
艾草是一种植物,很多地方都是野生的,也有自家种植的。后章专门会讲到。五月到了,此时,正值夏天,艾草涨势迅猛,采摘下来刚刚好。尤其是农村,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清明栽柳,端午挂艾”。
端午节挂艾草,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习俗。
端午节这天,早晨一定要早起,趁着露水未干之际,采摘新鲜的艾草,一米高的就行,悬挂在大门两侧,据说艾草有辟邪、驱蚊的奇效,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双手握住就行,大约十几根一把,用红绳子捆扎。
现时代的街边市贸都有卖艾草的。
端午节买一把回来,挂在自家门口,整个楼道都是香香的。艾草的香气,持久不散。挂一两个月都还会有淡淡的香味。这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