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厅加钱的台,说白了就是种小赌,双方每次打球前设定好赌注,谁赢谁就拿走全部对方的钱。当然一般的台球厅会控制赌注的上限,把公安招来可不是个好事。
好在那个时代人情有时候优先适用于法律,凭借人情关系的作用,一些事根本到不了动用法律的地步。
于雷说的台球厅叫“速 8 台球”,是他们圈子里哥们兄弟常聚集的地方,是大西街很有名的场子了。
老板是个女人,都叫她常姐,一个四十岁的寡妇。都说于峰喜欢人家,但没人敢真当面去问。
宋明辉也知道这些事,所以于雷和于莎莎带着他到“速 8”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至于于峰和常老板,他觉都是扯淡,一个二十多的无业游民,想什么呢?
台球厅超级大,至少有二十张台子,这种在二十几年后都快灭绝了活动,在当下的 1997 年,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大量无业游民聚集的安山,还是很吃香的。
浓重的烟味让宋明辉下意识的挥了挥手,前世他很少吸烟。就算曾经的宋明辉是个烟民,他还是决定从今以后尽量不碰烟,损害身体不说,还会让他想起跳崖前的那股子悲哀感觉。
可刚下的决心就被打破了,蹲在门口的于峰见到几人后,便掏出烟给于雷点上,顺手也丢给了他一根。
你不要?也太给脸不要脸了,人在江湖,烟不由己,决心从明天开始执行吧。
于峰随后扔来打火机,也就只能点上吸了一口。又是熟悉生的感觉,舒坦里有点难受,两个灵魂再次碰撞了一下。
打火机还回去,便跟着于峰往里面走。于雷小声说了带宋明辉过来的意思,于峰回头又看了一眼,没有反对,他一般不会太不给自己弟弟面子的。
最里面一个拐角有些昏暗,反而是最受欢迎地方,不容易被发现,角落还有道后门,安置加钱台子最好的地方,老板娘当然也深通此理。
路过每个台子,打球的人都在和于雷于峰打招呼,看见于莎莎也都是面露微笑,随后便继续打球了,好像没人看见宋明辉似得。他虽然在自己家附近的楼前楼后有点名气,但在大西街这里,还远说不上出名,最多就是个脸熟罢了,小卡拉米一个。
距离里面的台子越近,宋明辉越有种不好的预感,今天的人是不是有点太多了,不但加钱台子附近人多,就连外面过道上也都是人,不年不节的谁有多少闲钱来赌球啊。
看这架势,不但打球的人可能在加钱,就连看球的也有下注的趋势,这是全员要开大。
他的预感没出错,走到拐角他便见到了另一伙人,小海和他的几个兄弟。
作为与于雷兄弟并列的小团体,双方虽然面上过得去,但仍旧是彼此不服不忿的状态,就算没有动过手,但不少人都在揣度着哪一边更强些。
有时候遇到了一些小纠纷,也是比拼双方面子大小的时候。总体来讲,于雷这边更占优势些,但也就只在面子上了而已。毕竟咋咋呼呼的于莎莎也为于氏哥们加了不少的音量。
小海个头不高,不超过一米七,长得十分白净,或是说太过秀气了,都有点男生女态了。这在混乱的大西街可不算什么加分项,你看人家于雷,一米九的大个子,脑袋上没有一根毛,看着就唬人。
但小海能被喊声“海哥”也是有原因的,两个字归纳——“义气”,谁和他相处都会说一句真人够交。有事求到他,只要能帮的,没有说虚话的时候。尤其是在钱的问题上,那简直就是视若粪土,只要兜里有点钱,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吃喝玩乐了,这样人谁不愿意跟?
这不,宋明辉马上便感受到了对方的那股亲和力。
在小海见于雷于峰来了后,主动上前打招呼,双方看起来就像多年未见的朋友,聊的热络不已。
他眼光扫到宋明辉,便转身热情的点了下头,面带微笑,“明辉,最近咋样?”
这句“明辉”叫的很合适,没有于雷叫“小辉”时的那种托大,也不似一些人叫“辉哥”夹杂的虚伪或戏谑,真情实意、轻松自然。
宋明辉当然不能蹬鼻子上脸,态度更加谦逊,“海哥,还行,托您的福了。”
小海听完开心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的看向旁边其他人,满脸都是“这小子可以”的表情。二人以前没太多交集,点头之交都算不上,人家这次算是给足了面子。那些跟着小海的兄弟看到大哥这样,也都跟宋明辉打招呼,一时间热络度竟不比于雷于峰差了。
“小辉,你可是咱们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