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镇真是大多了。”
马车走在镇上,光是主街就足足行驶了两刻钟的时间。
“听说三星镇是我们清水镇的三个大。”程飞望着外面的人来人往极其感慨,“马车都比清水镇多很多。”
光是他们这条主街上,他看到的马车就有十来辆,而清水镇,他们从一边走到另一边坐马车,也不过是看到了五辆之多。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这时候,一个中年男子开口了,他穿着粗布棉袄,头发用布头挽起来,身后背着一个竹篓书架,显然是个书生。
看着程然两人,他侃侃而谈。
“三星镇足足是清水镇的三个半大,不光是镇的范围大,村落也足足多上23个,以及单说有钱的员外,三星镇上就比清水镇多了三个。
我说的这种有钱,是堪比清水镇姚家的那种富户。”
程飞对于镇上的姚家如雷贯耳,毕竟是镇上第一富,每回在镇上玩路过姚家门前,他也会被人介绍几句。
“难怪三星镇这么繁华。”程飞喃喃道。
他听说镇上有些开店做生意的,在清水镇生意做不起来,就跑去了三星镇,有的还真就发家了。
这就好比,人家一有钱了,在这里发展不好,就去其他地方落户发展,最终促进了别处的发展。
很是可惜。
但是清水镇留不住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开店赚钱,总也要是能赚到钱过日子才行吧。
那秀才还是个话痨,懂得挺多,就一直在那里说。
每每都极其优越的模样。
“要我说,三星镇现在是县城下面最富裕的镇,以后可未必是,清水镇现在是贫穷镇,以后更未必是,你也不用如此贬低清水镇吧。”
程然停了半晌,没忍住怼了一句。
这秀才就是在三星镇上来的,显然是三星镇的。
“清水镇的嵩山书院可是远近闻名的,连县城里都有人慕名送学生前来学习呢,我就说迟早能发展起来。”
那书生嗤之以鼻。
“嵩山书院确实不错,可说到底,那些读出来的书生,能回来的有几个?咱们书生读书识礼,是为了将来得见天子,将满腔的抱负满腹的经纶用在建设国家上。”
程然一听这人的话,心里就膈应的很。
“首先,即便是状元郎,也是要先被派遣到地方,等干出了实绩,被欣赏,被百姓爱戴,这些被皇上看到了,才会被召回京城做京官,民是国之本,任何地方,任何一个为国为民的人,哪怕是那些摊贩,种田的种菜的那都是在为国家做贡献,都在交赋税建设国家,并非你口中的才高人一等。”
“其次,读书明理,更不该嫌贫爱富,越是有抱负的人,越是想要要改善一个贫穷的地方,甚至想消灭国家任何一个贫穷的地方,而不是一开口就拜高踩低满心满眼瞧不起,你,真是枉为读书人。”
马车上有足足十来人。
一开始听到这书生的话,本着对读书人的推崇,他们是极其赞同的。
可听到程然的话,他们才醍醐灌顶。
这读书人满嘴都是嫌贫爱富,推崇富裕之地,贬低贫穷之地。
反而程然这个六岁稚童说的才让他们深深共情。
他们虽然是小人物,每天也在努力生活,赚钱交赋税,他们怎么就低人一等了。
那书生被说的面红耳赤。
程然又补充了一句,“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跟靠自己聪明的脑袋赚钱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说的好!”有人率先鼓掌,接着马车内就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小娃娃说的对,谁的祖上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了,怎么就让许多人高人一等了,别人忘本咱们管不了,但咱们自己可不能忘本。”
“就是,以为自己读了点书就高人一等了,也不想想,若是没有家里的人供你读书,你算什么?这种思想真是枉为读书人。”
那读书人没想到自己居然被程然短短反驳的话,而被满马车的人指责,顿时脸都绿了。
“我当然不会忘本,我只是……”
“你只是满心想着等你考上了举人,甚至去京城进了殿试,就能扬名立万,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你有孝心,你的孝心只是对着你的家里人,也本不是错,不过是格局小了些而已。”
程然摆手,“人各有志,我也没资格说你什么。”
程飞眼睁睁看着程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