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历史直播:带老祖宗游华夏 > 四大农书②

四大农书②

“汉武帝刘彻打赏氾胜之一套文房四宝,一百本宫中书籍,黄金三千两,和田玉雕玉佩一只。”

“邓绥打赏氾胜之端砚两方,象牙透雕葡萄松鼠毛笔五只,白玉三镶如意一柄。”

各个朝代打赏给氾胜之的礼物令人眼花缭乱的,尤其是汉朝皇帝,打赏之豪横,脸上就差写着这是我汉朝人写出来著名的农书。

木槿姝看着满屏的礼物打赏的都差不多了“氾胜之,因为《氾胜之书》是你的劳动成果,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将具体的耕种方法等公布出来。

不愿意也没有关系,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

天幕上木槿姝询问后还停顿了几分钟,氾胜之手忙脚乱始终不知道如何和木槿姝交流,还是系统看不下去出手。

一旁的大太监也是心急如焚,万一惹怒天幕皇上会要了他的命的,还好最后氾胜之最后终于发上弹幕。

氾胜之:“木姑娘,对于能照拂万民之事,我是愿意的。”

“我替大家谢谢您”木槿姝特意学了一下汉朝的礼仪,虽然不标准,但心意在。

木槿姝话落,打赏氾胜之的越来多,为了不打扰进度,木槿姝让系统关小声音,放在右下角的小窗里。

“让我们回到正题。

说完了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我接下来要讲解的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贾思勰生卒生不祥,青州益都人,出身于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也算是家学渊源了。

成年以后,贾思勰走上仕途,曾做过高阳郡太守等职位,每走到一地,贾思勰都会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时常会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知识。

学识渊博,有务实精神,面对农业方面对自己经验丰富的老农贾思勰没有拘于门第之见,反而虚心请教。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一不可,中年以后的贾思勰开始经营农牧业活动,从中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经过贾思勰年轻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成年以后虚心请教和学习有关农业方面的经验,再加上中年时期自己的实践《齐民要术》一书终于被贾思勰整理总结并写出来。

《齐民要术》是华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以上的介绍来自于华国历史书的记载,可想而知《齐民要术》在华国农业之中的地位。

《齐民要术》一书共有92篇,主要记录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尤其是北朝时期处于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畜牧、农产品加工、园艺等多种方法。

强调农业生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也是一种新的突破。

比如,书中对于创果树栽培可以通过育实生苗、扦插、嫁接等方式来培育优良品种。”

天幕上木槿姝讲解时,画面随着随之变动,尤其是Q版贾思勰研究时期跑来跑去的模样,逗坏了众人。

“阿翁,你听到了吗?”

贾思勰不可思议的抬头,手上握着的毛笔微微颤抖着,纸上被墨水沾染的不成样子。

本来今日他正休沐在家,和他父亲贾宝正讨论天幕说的试验田,能不能在现实中应用。

“再听听”贾宝虽然听到天幕中点出了贾思勰,可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呢。

贾宝虽然声音冷淡,让贾思勰先不要高兴,免得空欢喜,可自个脸上早已喜上眉梢了。

他的儿子,他是了解的。

氾胜之有的,贾思勰也会有,木槿姝可不会厚此薄彼,让系统送过去后,依旧开口询问。

“照例问一句,贾思勰你写的《齐民要术》是否可以公布出来,我还是那句话,公布还是不公布是个人的自由,没有人可以道德绑架。”

话落,木槿姝依旧是等几分钟,因为这次写农书著作的作者们之前不一定会有发弹幕。

系统觉得每次指导也是麻烦,索性开了弹幕步骤提示,每个朝代都能看懂。

“咚”的一声重物落下的声音,吓到了视线一直没离开过天幕的贾思勰。

“阿翁,天幕说的是我。”看到不属于魏朝时期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又带着白光。

贾思勰心跳加快,仿佛要从嗓子眼离蹦出来,止不住的兴奋,气血上涌。

“我儿出息啦”贾宝的笑声清脆洪亮,充满了整个院子中,高兴之余还不忘提醒“快,先给天幕回个话,天幕送我的我们稍后打开。”

“是,阿翁。”贾思勰意气风发,根据提示,顺利发上弹幕。

贾思勰:“多谢木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