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眼下做的一两件要紧的事。
“如此就劳烦老师了。”
曹昂一听这话,起身朝贾诩走去,伸手搀住贾诩,“新式制钱一事,必须要见到对应成效才行。”
“公子,诩还有个不情之请。”
贾诩听到这话,立时讲出所想。
“老师请讲。”
曹昂微微一笑道:“只要是能办到的,学生一定满足,不能办到的,学生会想办法满足。”
“诩想要几个人。”
贾诩不假思索道:“围绕新式制钱一事,不止牵扯到荆豫徐扬交五州,还牵扯到益州治下,甚至今后还会牵扯到别地,此事仅靠诩一人,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曹昂听后立时表态:“征东将军府上下,包括各州治下,只要是老师看重的,都可以调到此事上来。”
“喏!”
贾诩作揖拜道。
其实贾诩是何意,曹昂看出来了。
这是在形成制衡。
毕竟新式制钱持续推行下,今后牵扯到这一块儿,肯定会有别的变动,对于这些,贾诩看出来了。
既是这样,那就要将一些事提前做到。
培养一批人才,为今后币制改革谋势蓄力,这样他贾诩就能从中抽身出来。
这就跟军工体系一个道理。
别看军工这一块儿,是诸葛亮在逐步抓过去,但具体负责此事的却是曹政,曹政是何许人,那是曹昂的堂兄,是值得信赖的。
有些事,不是牵扯的越多越好,关键是这个度必须要把控好。
在这点上,贾诩做的就很好。
好处他能得到,责任他会担一部分,可一旦对应的事有成效了,不需要他再继续了,那就可以转交给别人了。
见好就收。
至于说想增加分量与资历,那完全可以等到日后,看别的方面是否有需要,只要能做好,那就不怕有些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