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够保证自己不受抄家影响,就已经是万幸了。
于是,便借机向贾赦提出要去县衙当小吏的事情。
贾赦对他向来不在意,得知他竟然自甘堕落,去当什么小吏,狠狠鄙夷斥责了一通。
毕竟贾家也算是京城里有名号的权贵人家,胥吏可是很低贱的,贾赦自然不屑且鄙夷。
可见贾琮一再坚持,贾赦最终还是同意了,只是警告他,此后不要说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要在外头打着贾家的名号行事。
贾琮乐得如此,他还不稀罕和贾家任何人扯上关系呢。
贾家如今虽没落了,可多少也还有一些权势,还有很多的人脉世交情谊在。
因此,让贾琮去京县衙门里当个小吏这件事情,很容易就办妥了。
贾琮也正式多了一个身份,京城万平县衙分发房的小书吏。
同时为了避免被人知晓,贾琮利用了一个假的身份来当这个小吏,化名陈综。
县衙分发房的工作其实很简单,负责上下级的文书传递,说白了,就是负责跑腿的。
抱着一堆文书,刚到县丞公房外,就见走廊上有几个小吏在议论什么。
“听闻是两个纨绔子弟争风吃醋,为了一个风尘女子,大打出手,闹到咱们县衙来了。”
“是吗,这可不好办了,难怪县尊大人不出面,让县丞大人来接手这事呢。”
听到这里,贾琮并不觉得意外,毕竟京城里的权贵多如狗,纨绔子弟更是数不胜数,县衙经常要面对这样棘手的事情。
不过,接下来有人说的话,却引起了贾琮的好奇。
“其中一个名叫薛蟠,他姨父是荣国公府的老爷,舅父是九省统制。”
“另一个,则是仇都尉家的公子,名叫仇胜。”
“哎哟,这可不得了,两人来头都这么大,二老爷又有得头疼了。”
“……”
一听竟然是薛蟠和人起了冲突,贾琮来了一点兴趣,便向前去和正交谈的小吏打招呼。
已经入职一个多月的他,在万平县衙里,已经混了熟脸,大家也都认得他。
本来他也是要特意结交这些低级胥吏的,所以平日里多有交好,这时向这些小吏打听这事的具体情况,很轻松就打听清楚了。
事情很简单,不过就是薛蟠和仇胜在一家勾栏里同时看上了同一个风尘女子,两人便起了冲突,还动了手。
不知是谁,提出要报官,于是就闹到了万平县衙来,两人都让人递了状子进来,准备打一场官司。
“二老爷出来了。”
突听到有人提醒一句,众多小吏全部都停止说话,准备各司其职。
二老爷是县衙内部的一个称呼,也算是对县丞的尊称。
这万平县丞名叫蔡清渔,同进士出身,现年四十多岁,脸白方正,看起来有些正气。
这时眉头紧皱,呵斥着众人:
“都给本官利索点,谁误了事,本官先扒你们的皮!”
一边说,一边往公堂而去。
正巧贾琮是给他送来文书,便准备向他的专人文书小吏交接。
蔡清渔瞥到了贾琮,停住脚步,问道:
“你是何人?”
贾琮不敢迟疑,说明自己的来历:
“回大人,卑职分发房书吏陈综,是来给您送文书的。”
蔡清渔自然不知贾琮的真正来历,只见他不过分发房的小吏,眼底闪过不屑,居高临下地吩咐道:
“你跟本官一同上公堂去!”
贾琮内心一惊,脸色变了变。
来县衙一个多月了,也听闻了不少事情。
京城里权贵众多,作为京县县衙的官员,哪个都不敢得罪。
因此,每当遇到权贵之间起了冲突闹到县衙来了,不论是县令还是其他官员,都是以拖字决为主,实在不行,就找两个小吏先充当权贵们发泄的目标。
说白了,就是随机拉一两个出气筒给两方的权贵出气,只要两方权贵气消了,冷静下来后,事情多半会不了了之。
即便还是要闹大,也绝不会在县衙打官司了,也就和县衙没什么关系。
眼下蔡清渔让贾琮跟着去公堂上去,贾琮便明白,自己成了那个‘幸运儿’。
前几天,他才亲眼看到,一个被拉去当出气筒的小吏,直接被权贵打到昏迷,后来也丢掉了县衙胥吏的身份。
他对此人的遭遇感到同情的同时,也暗暗庆幸,自己在分发房里,应该不会被抽中。
可万万没想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