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三爷,您怎么回来了?”
当贾琮出现时,碰到他的下人都愣住了,迟疑询问。
贾琮平静回道:
“我听到老爷去世的消息了,就回来了。”
下人听了,更加惊疑了,心想着,贾赦死讯传得这么快么?
毕竟贾琮早上已经出门了,这时都快半夜了,竟就回来了。
在贾琮身边的薛宝钗待那下人离开,低声道:
“夫君何必不再想个合适的理由?”
贾琮看着她摇头:“没必要,这个时候,我本就要回来的。”
又停下脚步,轻轻嘱咐:
“他毕竟是府上大老爷,丧事必然繁杂,姐姐当得以自己为主,不必要为了此事而劳累了自己,不然,我会心疼的。”
薛宝钗听得暖意渐起,轻轻颔首:
“嗯,我知道,就是夫君你,也是一样,没人的时候,就好好休息,保重身子,不然妾身也担心呢。”
贾琮握了握她的手,笑道:
“幸好咱们夫妇早早修习了那古老的吐纳术,熬一熬也没什么。”
薛宝钗跟着眼神微亮,跟着嫣然一笑。
不过很快二人又恢复平静,因为有人来了。
“三爷,三奶奶。”
是路过的丫鬟,看到他们夫妇恭敬问好。
二人微微摆手,一起往东院正厅而去。
作为孝子,贾琮即便再怎么不乐意,此时也必须装作悲痛。
贾政见他回来得如此快,颇为惊讶,见他和薛宝钗祭奠过后,让薛宝钗去后方邢夫人,又找贾琮说起贾赦的诸多事宜来。
贾琏现在还不知在哪,贾政也只能先找贾琮商议了。
其实丧事都有固有的成规,按照那一套走就是,只是贾赦毕竟还是荣国府承爵之人,有着一等将军的爵位在身,死后需要上报朝廷。
朝廷会派人先查验尸首,确认死因后,会有礼部等部衙宣布丧事规格。
其余的都好说,最重要的是,贾赦丧事的费用从何而来?
这才是贾政最头疼的地方,李纨已经跟他说过了,公中银子根本就不够拿出来办贾赦的重大丧事。
“侄儿想着老爷应该藏有不少体己,这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若是要搜,也得请示老太太。”
贾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贾政听了,倒觉得或许是个解决办法,于是亲自去请示贾母。
贾母听了,也没多想就同意了。
当下,便指示下人去贾赦房里翻箱倒柜,还真找出不少银子银票来,加在一起,竟也有二三万之多。
有了这笔钱,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丧事也开始走入正规。
至次日,荣国府正式向外界报丧,朝廷派了人来查验贾赦的尸首,确认是得马上风而亡后,上报给了建兴帝听。
建兴帝得知这个死因后,很是鄙夷,不过毕竟是一等将军,还是着让人传谕,按照一等将军的丧事规矩来办后事。
同时,让贾家早些议定由谁来接贾赦的爵位。
按理说,这件事情是毫无争议的,毕竟爵位父子相承,贾赦死了,自然是贾琏这个嫡子继承爵位。
然而,贾家情况特殊,贾母偏宠二房,对于二房的嫡孙贾宝玉,尤为看重。
到底由谁来继承荣国府爵位,怕是还得贾母说了算,毕竟她是国公夫人,还是拥有一点话语权的。
“贾琏呢,怎么倒现在还不见回来?他到底去哪了?”
荣庆堂内,贾母本想召集贾政、贾琏、贾宝玉商议袭爵的事情,却得知贾琏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一时有些恼怒。
贾政忙劝道:
“老太太息怒,已经派人去找了,说是得了什么病,去看大夫去了。”
贾母听了,颇为不满: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自从凤丫头入狱,他就像是脱了缰的疯马一样,年纪轻轻,竟染了一身的病!”
虽然还不知道贾琏到底是生了什么病,竟也不敢回家来。
贾母却已经猜到,多半是一些不好听的私密之病,不然也不用躲到外头去医治。
半晌,又听贾母冷然说道:
“不管他了,看他这个样子,荣公传下来的爵位,绝不能传给他去。”
贾政却道:“老太太,大房中,就他一个嫡子,至少他得在场吧。”
贾母瞪他一眼:“他在场又能如何?看他不成器的样子,哪里能肩负起一个家来?”
“老子前夜就已经死了,到今天都没看到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