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济公传奇 > 第505章 刘骜承基 臣同抗议

第505章 刘骜承基 臣同抗议

却说汉元帝生了病疾,逐日加剧,屡因尚书入省,问及汉景帝立胶东王的故事,即汉武帝。墈书屋暁税徃 吾错内容尚书等并知帝意,应对时多半支吾。原来汉元帝有三男,最钟爱的是定陶王刘康,乃是傅昭仪所出,见前文。初封济阳,徙封山阳及定陶,刘康有技能,尤其娴熟音律,与汉元帝才艺相同。汉元帝能自制乐谱,创成新声,曾经在殿下摆着鼙鼓,自己用铜丸连掷鼓上,声皆中节,与在鼓旁直击相同,他人都不能及。独刘康亦擅此技,有乃父风,汉元帝赞不绝口,常与左右谈及。驸马都尉史丹,是前大司马史高的长子,随驾出入,日侍左右,听闻汉元帝称美定陶王刘康,便向前直陈道:“陛下尝谓定陶王多材,臣愚以为材具称长,莫如聪敏好学的皇太子;若徒以丝竹鼓鼙为能,是黄门鼓吹郎陈惠李微,高出匡衡,何妨使为丞相哩!”汉元帝听了,也不禁失笑。

已而中山王刘竟,得病遽殇。刘竟是汉元帝的少弟,汉元帝初元二年,方授王封,年幼未能就国,留居都中,与太子刘骜同学,颇相亲爱。中山王殁后,汉元帝挈着太子刘骜,一同前往吊丧,抚棺流涕,悲不自禁,独太子刘骜并无戚容,汉元帝怒说道:“天下有临丧不哀,可以仰承宗庙,为民父母么?”

说着,旁顾左右,见史丹在侧,便诘问道:“汝言太子多才,今果何如!”

史丹急中生智,即脱下头冠叩首谢道:“臣见陛下悲哀过甚,因戒太子不再涕泣,免增陛下感伤,臣罪当死!”

既为太子辩护,又为自己表忠,好一个伶俐口才。汉元帝被他瞒过,怒气自平。到了汉元帝寝疾的时候,定陶王刘康,与生母傅昭仪,朝夕入侍。傅昭仪狡黠过人,凭着那灵心慧舌,哄动元帝,改易太子,好把亲子补充储位。汉元帝颇为所惑,因欲援胶东王故例,讽示尚书。史丹又有所闻,探得傅昭仪母子,不在寝宫,竟大胆贸然入宫,跪伏青蒲上面,尽管叩头。青蒲是青色画地,接近御床,《汉书》等文献中,“青蒲”常被用来指代天子内庭或朝臣伏地进谏的场所,向例只有皇后可登青蒲。

史丹急不暇顾,又自恃为元帝的近臣,不妨犯规强谏,汉元帝闻他叩头有声,开眼瞧着,见是史丹,乃惊问何因。史丹涕泣陈词道:“太子位居嫡长,册立有年,天下莫不归心,今乃道路流言,传说太子不免动摇,如陛下果有此意,满朝公卿,必然死争,臣愿先自请死,为群臣倡!”

保全嫡嗣,不失守经之义。汉元帝素信史丹之言,且知太子之位不应轻易废换,才喟然长叹道:“我本无此意,常念皇后勤慎,先帝又素爱太子,我怎好有违?现在我病日加重,恐将不起,愿汝等善辅太子,毋违我意!”史丹乃欷歔起立,退出寝门。

又过数日,汉元帝驾崩,享年四十有二,在位一共十六年,一共改年号四次。太子刘骜安然即位,是为汉成帝。当时太皇太后上官氏早殁,皇太后王氏尚存,因尊皇太后王氏为太皇太后,母后王氏为皇太后,封母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是王氏揽权之始。奉葬先帝梓宫于渭陵,庙号孝元皇帝。

越年改元建始,却有一件黜奸大计,足快人心。优品小税旺 追罪辛璋踕原来汉成帝居丧,朝政俱委任王凤,王凤素闻石显奸刁,因即奏请汉成帝,徙石显为长信太仆,夺去重权。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之前曾阿谀奉承于石显,此次见石显失势,竟弹劾石显种种罪恶,并及石显党羽五鹿充宗等人。于是罢免石显官职,勒令回籍。石显怏怏就道,病死途中。得全首领,大是幸事。少府五鹿充宗,被谪为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也贬为雁门都尉,牢梁陈顺,一并罢免,舆论称快。又有歌谣传闻道:“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实无价!”

惟匡衡、张谭,既将石显等弹劾去,总道前愆可盖,从此无忧,谁知恼动了一位直臣王尊,竟奏入一本,直言丞相御史,前知石显奸恶,并未纠弹,反与党合。今石显罪恶已露,乃取巧弹奸,失大臣体,应该论罪!是极。汉成帝看了此奏,也知匡衡和张谭有过,但甫经即位,未便遽斥三公,因将原奏搁置不理。匡衡得知此信,慌忙上书谢罪,乞请骸骨,缴上丞相乐安侯印绶,汉成帝下诏慰留,仍将印绶赐还,并贬王尊为高陵令,顾全匡衡面子。匡衡始照旧行事。但朝臣多为认可王尊而非议匡衡,为王尊扼腕。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人,幼年丧父,依伯叔为生,伯叔家况亦贫,嘱使牧羊,王尊且牧且读,得通文字。嗣充郡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