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485章 南巡十五

第485章 南巡十五

第二日清晨,晨光熹微,河清驿的瓦檐上凝着厚厚一层白霜,在冬日下泛着清冷的微光,张蔷一行人起程去小狼堤村。?齐[&盛>小<说2,网{·+ o追?÷最·[}新μ章?¤?节?£[

离开官道,只有一条乡间道路通往目的地,朱良辅和徐元祉不得不轮留下马步行,亲自牵着张蔷的马儿前进,生怕这匹走惯了通衢大道的蒙古俊马,不习惯这种乡间小路,一不小心马失前蹄,将太后摔下马来,他们回就无法向天子交待。

王子义也认命地下马,牵着他老娘的马前行,没办法,他爹从来不拒绝他娘的要求,他更不敢忤逆不孝了。

朔风似乎比昨日更添了几分锐利,卷着细碎的沙尘扑面而来,打在貂裘上簌簌作响,路旁的田野一片萧瑟,大地褪尽了所有鲜活的色彩,只余下一种苍茫的基调,远处横着几处萧瑟的村庄,与大地一样沉默。

越往西行,山势渐起,山体裸露着大片大片灰黄、赭红的岩壁,稀疏的灌木和枯草顽强地扎根在石缝间,枯黄的枝干,在凛冽的风中颤抖,偶尔能看到几株倔强的松柏,显出沉郁的墨绿,是这灰黄世界里唯一的深沉点缀。

道路坎坷不平,护卫们全都下马,牵着马儿行走,只有张蔷、舜华、张九德还骑在马上,举着望远镜观看四周的景色。

张九德指着前面三里远的一座山坡介绍道:“太后,那里就是传说中的禹王台,山坡上有座禹王庙,庙前的广场就是禹王台,站在禹王台上,可以俯瞰黄河河道的全貌。6腰看书网 嶵薪璋截埂新快”

张蔷放下望远镜,马鞭一指:“走,到禹王台再休息。”

又直走了一个时辰,队伍才登上禹王台,先去给禹王上炷香。

禹王庙只是一座两进院子的小庙,大雄宝殿上,正中间是戴着十二旒冕,虎鼻大口,手持耒臿、脚登草鞋的形象,既有人性,又有神性,这就是大禹在百姓心目中的样子吧。

张蔷接过庙祝递过来的香,对着大禹塑像深深一礼,默祝道:“禹王,您花十三年治理洪水,为华夏先民留下一片繁衍生息的大地,小女子不才,欲效您精神,治理黄河,请保佑我大明王朝,治河成功……功成之日,小女子定为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舜华和张九德也先后上前,行礼上香。

在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排神龛,供奉着大禹治水时期的几位名臣,左边是伯益、后稷,右边是皋陶、契,张蔷也一一行礼上香。

张九德望着这几位的塑像,不由得心潮起伏,心里暗戳戳地想:要是小狼堤水利枢纽工程完成,这禹王山上,会不会修建一座张公庙?听说都江堰那里,就修建了一座二王庙……

张蔷给四位名臣也敬了香,转身对张九德道:“张爱卿,你也给四位上炷香吧,能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百姓是不会忘记的,哪怕朝代更迭,沧海桑田,他们仍然是百姓心目中的神。o咸+鱼?看

张九德心神巨震,太后这是,在暗示他,有千古留名的机会,不止在史书上,更在百姓口口相传的传说里?

“治河工程,乃是臣的本份,只求禹王保佑臣,不负王命……小狼堤工程,乃是前辈勘探设计的图纸,又有太后和陛下一力主持,臣不敢贪天之功……”

他到现在还认定,太后给的那些图纸,是出自前辈潘季驯的手稿。

上香完毕,他陪着太后来到庙前的广场,这座禹王台,只有半亩大小,台边一株四五人合抱的古柏,树干笔直挺拔,直指云霄,树干表面满是纵向的裂纹和剥落的皮块,随着树干扭曲而上,满是沧桑,据说是大禹手植,历经四千年岁月,依旧青翠如盖。

从禹王台上俯瞰,小狼堤村所在的山口位置,果然扼守峡谷咽喉,两岸山势陡峭如门,河道在此骤然收束,只是冬日水枯,冰冻的黄河,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饶是如此,从上游的冰层下面冲击而来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在河面形成无数的“水鼓冰”,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依然是波涛汹涌的黄河。

可以想见,夏秋汛期,上游三门峡谷奔涌而下的激流在此冲撞挤压,浊浪排空,声如奔雷的阵式,是何等骇人,也许潘季驯那条着名的“束水攻沙”的理论,就是从这里获得的灵感吧?

因连年干旱,两岸的山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