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断定二十人的队伍,断不敢冲击他万人大军。
遂继续催促军士向前。
未走几步,迎面便撞上张飞部众。
郭贡见张飞兵少,乃催马上前,高声询问:
“汝乃何人?”
“为何挡我去路?”
张飞跃马横矛,飞身上前,嗔目暴喝:
“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只见张飞怒目圆睁,吼声如雷,威风赫赫。
唬得郭贡前部军士皆望风披靡,不敢向前。
更有一骑将吓得跌落至马下,疼得直打滚。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其实,
很多人读史书,都会质疑张飞据水断桥,张辽逍遥津大破孙十万,这些是不是编书人夸大其词了?
就拿张飞据水断桥,吓退曹军来说。
纵然张飞是万人之敌,可曹军那边也有号称百人将的虎豹骑啊。
这些人就算打不过张飞,难道还不能上去群殴吗?
其实,这就是一个想当然的思维。
平时打游戏打习惯了,以为一个指令,直接冲锋就完了。
殊不知这些士兵,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也会怕死,他们也会有顾虑。
就拿被张飞吓退的虎豹骑而言,当时其实有不少虎豹骑都在掳掠百姓。
而又遇上一个这么勇猛的张飞。
你说这些虎豹骑不忙着去劫掠邀功,犯得着去跟张飞拼命吗?
士兵终究是士兵,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拜将封侯的理想。
张辽也是同理。
他在突入孙权军阵的时候,甚至敢在山下耀武扬威地挑衅。
让孙权下山来跟自己单挑。
你说张辽这么嚣张,人又那么少。
为什么整整十万吴军,愣是不敢上前围殴他呢?
其实史书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
“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就是被吓怕了,不敢上,就这么简单。
不怕死的都是能青史留名的。
而往往怕死的,才是大多数。
都被湮没在了历史长河里。
“张、张益德?”
郭贡并不认识张飞,但见他威风凛凛,若天神下凡,心中也忌惮不已。
忙回首对众将说道:
“贡自生年以来,未闻天下有张益德之人。”
“汝等可有人识得此辈?”
一员副将催马而出,对郭贡说道:
“禀使君,我有一兖州好友,曾随曹操参加过徐州讨伐战。”
“他对我言及,刘备帐下,有两员猛将。”
“一曰关羽,二曰张飞,此二人皆为刘备爪牙心腹。”
“雄壮虎烈,乃万人之敌。”
“徐州诸将之中,尤以张飞为雄。”
嘶……
郭贡倒吸一口凉气,暗道自己兵马尚未至徐州,竟在沛国便遇着此人。
“刘备有此爪牙为辅,恐不易取啊。”
郭贡心底顿时打起退堂鼓。
都说袁绍干大事而惜身,其实郭贡有过之无不及。
他是典型的有志向,却有缺少干大事的魄力。
人袁绍至少敢当着董卓的面,喊出:
“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而郭贡则是完全缺失英雄血气,不能够接受失败,或者说是惨败。
秉着投降输一半的原则,至少还有个保底。
万一一个决策失误,就啥也没有了。
那边张飞见郭贡军畏缩不前,又嗔目横矛道:
“汝等甚是无状,侵我州郡。”
“今日敢聚蝼蚁之兵来犯,何以不敢接战?”
一声咆哮,唬得郭贡连同周围副将的战马,连连后撤。
一副将提议道:
“观张飞身侧不过二十人众,不若下令大军冲锋,将之杀死。”
“然后方可进军。”
郭贡却有些迟疑,暗道张飞如此勇猛雄壮,我们这些马上将军都要忌惮三分。
这些士兵真的敢冲吗?
况张飞乃刘备心腹,若将之杀死,则彻底与刘备结怨。
这并不是郭贡想要的结果。
他带兵来此,其实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