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若是士元不弃,可留在徐州治学。”
庞统心动了,古代很多人拜师都是拜他的名望。像刘备拜师卢植,就是拜的他的名望,使刘备可以进入士人圈子里面去。
庞统现在一心想要扬名,若能拜天下大儒的孔融为师,这对他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
“……叔父。”
庞统看向庞季,虽未明言,但眼神已经出卖了他心中所想。
庞季沉吟道:
“徐州政局清明,民多安乐。”
“刘将军又宽以待人,远得人心,士元若能留在下邳治学,也当有裨益。”
“况师从于孔北海乎?”
“既然士元心中已有计较,当叔叔的自无反对之理。”
“只是……”
话说一半,庞季转头面向刘备、李翊。
“只是要叨扰刘将军还有李郯侯了,小侄若有不到之处,恳请多多包涵。”
刘备说道:
“庞侍中说的哪里话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士元尽管安心留在这里便好。”
庞季这才宽心,又对一旁的李翊拱手说道:
“李郯侯乃天下智谋之士,深有韬略,算无遗策。”
“小侄平日治学,还望郯侯在旁多多开导。”
李翊连说放心。
庞季又再三叮嘱庞统,在徐州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像祢衡那样恃才傲物。
毕竟徐州不比荆州,庞统孤身在外,背后可没家族照应着他。
只能仰赖刘备与李翊的照料。
庞统却非常自信坦然地说道:
“叔父宽心,统久闻左将军宏毅雅量。”
“尊士爱贤,拔擢幼才。”
“今日得见,才知传闻不虚,实让统钦佩万分。”
刘备哈哈大笑起来,这话听着很是受用。
即拜了庞统为客卿,用为功曹,另赐绫锦及金银器皿。
功曹类似于秘书的存在,刘备的意思就是让庞统跟在李翊身边,好好历练历练。
站在刘备的视角,他当然认为庞统是不如李翊的,所以要好生培养他。
在积累了足够的资历之后,日后便有理由给他升官,加以重用了。
庞统自然也明白刘备的用意,连连谢恩。
而李翊对此还是高兴的。
此前那么多重活儿压在他身上,累得都快喘不过气了。
这段时间,真的是吃的比宠物少,干的比畜生多。
现在有了庞统当副手,自己总算可以适当放一些权了。
之前刘备也不是没有想过给李翊安排功曹,只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能力够的人,当功曹屈才了。
适合当功曹的,能力又差点意思,李翊不放心。
而庞统就很合适,能力肯定够,并且资历浅,功曹非常适合积累政治履历。
历史上的庞统就是给周瑜当功曹,慢慢熬资历。
……
“郯侯,日后还要请多多指教。”
既领功曹,庞统自是来向自己这位“新领导”示好。
“……好说。”
李翊当即领着庞统,带他一一介绍徐州的大小工作。
随后还带他参观了徐州的军营,将配重式投石机也给庞统展示了一下。
庞统闻说这些东西都是李翊发明的之后,目瞪口呆,惊叹道:
“人言郯侯有治国安邦之才,今观之,虽管仲、萧何不及也。”
“……呵呵,士元倒也不必抬举我。”
李翊背着手,领着庞统参观徐州治所。
“我听闻你常常自言,‘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有一日之长’。”
庞统忙道:
“不敢当,统这点才识在郯侯面前可就上不得台面了。”
庞统出身大族,这种职场话术几乎是信手拈来。
“……呵呵,好好好,眼下我正有一事须要解决,士元可为我出谋划策。”
“若能为郯侯分忧,统之幸事也。”
嗯……
李翊一颔首,澹澹道:
“士元应该知道刘将军委我以两郡军务,督广陵、九江之事。”
“刘将军此意,是欲将淮南之事尽付于我。”
庞统连连点头,认真听着。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