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劝进位,李翊领群臣;加龙袍,刘备承大统
建安十七年正月,开春。¨小/说-宅- ,免*费_阅/读′
由于汉中战事不利,刘备为减少损失,草草结束战争。
携疲敝之师,返回雒阳驻扎。
至于其余作战部曲各自到军需官处,领了赏钱,返乡休养。
兵士领了赏,怨言这才休止,各自谢了恩。
回家去也,不表。
但刘备却并未率本部徐州部曲,回返下邳。
他不仅自己没有回返,还传令给李翊、关羽、张飞、陈登等一众大员,告诉他们也不必着急回返各自的领地。
给出的理由是,雒阳是汉朝旧都,齐国一直以复兴汉室为己任。
既然诸位都是国中大员,来到此圣地,就该好好瞻仰学习一下。
于是,一众封疆大吏,暂时留在了雒阳。
期间,平日天各一方的旧友,也得以在此刻重聚。
如陈登、李翊,关羽、张飞。
大家闲暇之时,便去交游伙伴,平野纵马,倒也难得过了几天清闲日子。
直到二月末。
距离汉中之战结束,已经过去一个月。
也就是齐国基本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了过来。
事实上,刘备一直有意淡化汉中之败的影响。
他对外宣称的也是,汉中只是他不想要了,让给曹操。
而不是自己败给了曹操。
这个理由完全说的过去,毕竟定军山一战,刘备虽然伤筋动骨。
但手上依然有八万大军,并没有真正被曹操击败。
尽管当时士气低迷,继续打下去有全线溃败的风险。
但刘备及时止损,便能够以此为借口,堵住外界议论的嘴。
这日,刘备在陪伴诸臣游猎之时,忽然对李翊说道:
“雒阳乃汉家旧都,今既光复,岂可使天子久居偏隅?”
李翊当即会意,朝刘备一拱手,说道:
“王上圣明!臣即遣使迎驾。”
李翊当即以丞相身份修书,直接向地方下达命令。
令侍中孔融将在青州临淄避祸的迎天子,奉迎还都。
为确保万无一失,又命司徒王朗、御史大夫华歆同行。
二人领命,即奔青州临淄去了。
时关羽不在,孔融暂领青州事。
其正于府中与孙乾对弈,忽闻侍从来报:
“王司徒,华御史到了。”
“哦?快请快请!”
孔融对王朗、华歆比李翊都还要尊敬。
因为这二人是汉朝老臣,又是德高望重的名士。
跟孔融是一个士人圈子的,所以孔融很尊敬、喜欢这二人。
城门外,王朗的马车刚停稳,华歆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
两人风尘仆仆,官服上还沾着春露。
“文举兄!王朗拱手,“别来无恙否?”
孔融还礼,“景兴兄,子鱼兄远来辛苦。”
华歆直入主题,“陛下近来可好?”
孔融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摊了摊手:
“陛下自到青州后,终日闭门读书,鲜少见人。”
“那正好。”
王朗从袖中取出诏书,“齐王请陛下还都雒阳,重修汉室宗庙。”
嘶……
孔融闻得此言,当即也兴奋不已。
乃与孙乾主动引二人一同前往行宫,拜见刘协。
入殿行礼过后,王朗恭敬地呈上诏书:
“齐王思念陛下,特命臣等迎陛下还都雒阳。”
刘协没有接诏书,反而问道:
“雒阳……现在是什么样子?”
“回陛下。”
华歆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礼。
“齐王已命人重修宫室。”
“德阳殿、白虎观都在重建中。”
“况且陛下纵有所需,木石砖瓦,亦克日可办。”
“宫室营造,不须月余。”
“还请陛下放心,齐国巨富,一定能在陛下圣驾到雒阳前营造完成。”
刘协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脖子上的鲁班锁,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
“这些宫室当真是为朕修建的吗?”
此言一出,王朗、华歆、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