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元璋对朱棡犯下的过错并没有那么在乎,不就是杀人么,朱元璋杀的人可比他多太多了,而且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免费阅读朱元璋真正在乎的,是朱棡杀人就算了,还要让人家老百姓来看,这性质就不一样了,属于残暴无道,属于扰民行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更懂民意的重要性。而且平心而论,朱棡在其他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发展农业商业,兴修水利,精兵强武也颇有成效。但是朱元璋思索一番,却还是打算给朱棡一些惩罚。
“咱就罚你俸禄半年,然后在所有藩王里通报,你可有意见?”
朱棡眼巴巴地看着朱元璋。
“父皇,罚俸我认了,但是能不能不要在兄弟们那里通报,咱好歹也是个王爷,也要面子的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这时候你知道要面子了,晚了!通报这个事没得商量!你要是再跟咱讲价钱,那可就不是罚俸半年能解决的了!”
朱棡见到朱元璋如此强硬,也只好认栽。
“那便按照父皇所说吧!我认了,做错事是应该罚。”
朱元璋满意的捋了捋胡须。
“知道就好!咱倒是也没那么生气,毕竟你小子还是个好样的,跟咱一样,有啥说啥,但是老三呐,杀人不可怕,可怕的还是失掉了民心,咱一问太原的百姓,这晋王如何如何,人家就说讲不好。你得做多少好事,才能让人家忘掉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啊,咱记得,你小子之前是不是还虐待鞭打厨师,现在呢?”
“自从父皇写信驳斥教训儿臣一通之后,儿臣已经痛改前非了。而且大哥之前来,也给我带了几个手艺不错的厨子,现在我就是几个厨子轮着来,也算是不亏待我这张嘴了,人家都说我是个好吃的王爷,事实说也确实如此,儿臣生平就有两大乐事,一个就是打仗,还有一个就是吃喝。”
对于这点,朱元璋倒是没什么意见
洪武年间,天下初定,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对各地的治理尤为关注。这一日,朱元璋决定巡视晋王朱棡的封地。
朱元璋率领着一队规模不大却精锐的护卫,踏上了前往晋地的道路。他身着便服,虽少了那身龙袍的威严,可眼神中的帝王之气却丝毫不减。他坐在马车上,思绪却已飘向了远方的封地。朱棡,他的三子,被封在这晋地,此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既是北方防御蒙古的前沿,又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关系到大明北方的稳定与繁荣。
当朱元璋一行进入晋地,他看到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田野里,农夫们正在辛勤地劳作,麦浪随风起伏,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村庄中,炊烟袅袅,孩童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好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朱元璋心中稍感欣慰,看来朱棡在治理地方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不久,朱元璋一行来到了晋王府。朱棡听闻父皇到来,早已率领王府众人在门口恭迎。朱棡恭敬地跪下:“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儿子,微微点头:“起来吧。”
进入王府,朱元璋仔细打量着府中的一切。王府建筑宏伟,布局规整,彰显着皇家的威严。朱棡引着父皇在府中各处查看,一边介绍着自己的治理之策。
“父皇,儿臣到了晋地之后,深知此地的重要性。首先注重农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儿臣还下令兴修水利,这才使得农田灌溉便利,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朱棡说道。
朱元璋听后,满意地说:“这很好,农为国家之本,只有百姓吃饱饭,国家才能安定。”
接着,朱棡又带朱元璋来到王府的校场,只见士兵们正在刻苦训练,喊杀声震天。朱棡自豪地说:“父皇,儿臣不敢忘记自己的职责。晋地靠近蒙古,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保卫大明的边疆。儿臣平日里严格训练士兵,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并且不断更新武器装备。”
朱元璋看着训练有素的士兵,说道:“军事不可懈怠,蒙古虽然败退,但仍有窥视我大明之心。你作为藩王,守土有责。”
然而,朱元璋此次巡视并非只是来听好话的。他在晋地的民间也悄悄安排了人手去探查。在巡视的几日里,他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百姓暗中反映,朱棡虽然做了很多有利于地方的事,但他的脾气有些暴躁,有时候会对下属和百姓过于严苛。朱元璋深知,一个藩王如果不得民心,那将是极大的隐患。
一天晚上,朱元璋单独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