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陛下吩咐你做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给他们听!”
“末将遵命!”
黄明转身看着几人说道:
“我是讲武堂一期学子。”
“兴汉七年,随陛下出征北伐。”
“也是第一批到达天水后,在陛下的旨意下前往地方安抚百姓的讲武堂学子。”
“在那一次和天水百姓的接触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
在黄明的讲述中 ,这些未曾参与到那次事件中的人也逐渐明白为什么大将军让自己去做这件事。
攻城略地固然重要,可守好打下来的土地,并让这些土地完全归大汉所有更重要。
这件事要比攻城略地难的多。
大将军把这件事交给自己这些人,不但不是看轻自己,反而是看中自己!
想到这里,众人的脸上立刻露出赧然之色。
“末将知罪!”
姜维看着低头站在自己面前的几人:
“知罪就好。”
“你们一会儿自己去领二十军棍,明日立刻出发!”
“遵命!”
安排好这群小年轻后。
姜维又转头对廖化说道:
“老将军,此间事了。”
“咱们也该回天水复命了!”
廖化点了点头:
“遵命!”
姜维又转过头来对姜筠说道:
“陛下有旨意,命你坐镇南安,并随时策应关彝。”
姜筠闻言起身道:
“末将领命!”
第二天,所有人都按照自己接到的军令出发。
临行前,廖文跪在廖化面前拜别父亲。
看着这个大儿子,廖化心中也颇为感慨。
这个儿子远不如小儿子心思细腻。
但性格却更像自己一些。
廖化摸了摸廖文的头,勉励了他几句便让他带兵出发了。
随后姜维和廖化一起,带着剩下的兵马返回天水。
与此同时,从成都再次启程的范长生,过汉中,顺汉水而上,出现在了刘谌的面前。
“范卿辛苦了!”
一个耄耋老人,因为自己的一道旨意来回奔波上千里。
还是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古代,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不是逼不得已,刘谌确实不想让他跑这么一趟。
“为陛下效命是臣的本分,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刘谌点了点头,直接开始说正事:
“广魏郡百姓多奉天师道。”
“对朝廷颇有抵触之意。”
“朕也是不忍对百姓强动刀兵,才不得已把范卿从南中请来 !”
范长生笑着说道:
“当年张天师创建天师道,以五斗米方能入教。”
“故又被百姓称为五斗米教。”
“张天师之本意乃是借富人之余,济穷人之困。”
“行的乃是悲天悯人的善举。”
“奈何其后人凭五斗米事,硬是将济世救人的天师道变成了张家之私器。”
“臣后来在成都再立天师道,便是想替天师道重新正名。”
“如今陛下愿意救广魏百姓脱离愚昧,不受张氏愚弄,实乃广魏百姓之福。”
“臣自然要竭尽全力以赴之。”
刘谌闻言道:
“能知朕心者,唯范卿耳!”
“不过有些话朕还是要跟范卿说清楚。”
“朕让你往广魏去劝解当地百姓,虽然是行以毒攻毒之法。”
“但却不希望当地百姓再受天师道愚弄。”
“能救天下人者,只有天下人自己。”
“范卿可明白朕的意思?”
听到刘谌的话,范长生的心中不由得一震。
之前在成都的时候,宗预曾经跟自己提过这件事。
陛下不希望走了一个张家天师道 ,再来一个范家天师道。
范长生从认识刘谌的第一天就知道这位陛下不喜宗教。
根本就不用宗预说,他就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此时听到刘谌的话,范长生忽然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想岔了。
陛下这句能救天下人者,只有天下人自己。
让范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