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安知慕群客,弹剑拂秋莲。摘自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几人一见到云凌霄,均眼前一亮,抢上前来,躬身行礼道:“武当派十二代弟子于应诚(陈应南、李应用、胡应强、王应龙)参见掌门。” 云凌霄忙回礼道:“各位师兄太客气了,凌霄何德何能,让师兄们行此大礼。” 停了一下,又道:“诸位师兄,都是我派栋梁,凌霄接掌门派,才不配位,各位师叔、师兄还是要另择良才,凌霄当尽力辅佐才是。” 云凌霄是照尘道长的第四位弟子,也是关门弟子,比他进门早的第十二代弟子有上百位。 历来门派交替,掌门之争是祸起萧墙的源头,他担心卷入其中,故而才有此话提起。 此时又有六名武当派弟子赶到。 其中就有云凌霄的二师兄黄应才,照厚道长的大弟子冯应天,两个人都是德武兼备之人,也曾经是门派看好的接任掌门人选。 紧接着第三批六名武当派弟子也赶到,被庄内仆人引进客厅。 迎接一派掌门,乃是极为隆重之事,武当派看重礼仪,同时也怕与云凌霄擦肩而过,自然派出多批弟子边找边迎。 照厚道人、照炎道人二人是云凌霄的师叔,将来是扶助他的,来此乃是传下遗命,不是同掌门参见。 这些同辈的师兄弟却是前来恭迎的。 在返回武当派的途中,应该还有分批的弟子前来迎接,一则是告诉武当派对新掌门的重视尊重;二则是向友好势力通报情况,向敌对势力扬威。 听到云凌霄的推让之言,众弟子知道云凌霄的担心,连忙纷纷表明态度。刚到的弟子也有弟子轻声转述。 于应诚上前拥抱一下云凌霄,低声说道:“师弟节哀,师父一死,我们武当派的担子可要你担起来了!我们这一脉也全靠你了。” 于应诚已经四十多岁,是第十二代弟子中年龄最大的。自己都已经有了几个徒弟。 他敦厚老实,守成有余,而其他方面均显不足,他自知不可能担任掌门,照尘道长对他也早有交代,因此他第一个上来表明态度。 二师兄黄应才也上来拥抱一下云凌霄,他也过四旬,是照尘道长徒弟中除云凌霄外最出色的。 他朗声道:“师弟放心,师父的眼光肯定正确,他早就内定你为新任掌门,我黄应才在此郑重发誓,一定忠于云掌门,有反对掌门者,请从我的身体上踩过去。” 云凌霄有些感动,黄应才平日潜心修炼,和自己交往不多,素来感觉其威严过甚,却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明确支持自己。 冯应天也上前拥抱一下云凌霄道:“云掌门放心,师尊一脉都无条件支持你,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够带领武当派继续走上兴旺光大之路。” 他在照厚道人一脉威望很高,是这一脉当之无愧的大师兄,他的表态已经代表照厚道人一脉弟子俱都支持云凌霄担任新掌门。 一旁的照厚道人看到自己弟子的表态,赞许的点点头,在他看来,门派的团结最重要,他教出的弟子尤其要在这方面作出表率。 照炎道人的大弟子李应星看到冯应天表态后,也上前拥抱了一下云凌霄道:“云师弟放心,我和师尊一脉绝对支持你担任掌门,武当派需要你这样的人当掌门。” “我们相信师伯的眼光,相信你的武功人品,相信你一定带领大家继续光大门派。” 按顺序也到照石道人的大弟子陈应南,陈应南此前也是第十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觉得自己还是能够和云凌霄争一争掌门资格的。 没有想到云凌霄上次下山后,如猛虎下山,短短时间就在江湖上闯下偌大名气,连带着武当派的地位也上升了许多,门派中人无不夸赞。 赞同其担任武当派新掌门的人形成一边倒的形势,他自然无人支持再去和云凌霄竞争掌门一职了。于是他就只用做顺水人情,当场表态支持云凌霄接任掌门。 在场的其他弟子,平日与云凌霄亲近的,上前拥抱表态支持云凌霄,其余弟子也站出抱拳表态支持照尘道长的遗命,支持云凌霄担任掌门。 待在场弟子都表态后,于应诚又道:“师弟你文武全材,有见识,有魄力,义薄云天,江湖景仰,光大我们武当一派,就全指望你了。同门拜领师父遗命,无不深庆得人!” 开声说道:“掌门师弟你不必推辞,前任掌门的遗命,谁敢违抗。何况有四位师叔、长老们、众位弟子们扶助你。” 说完之后,竟以拜见掌门之礼参见,在场其余十七位弟子行礼参见。 照厚道人、照炎道人二人点点头,照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