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且宝贵的经验,大明机缘巧合下用上了。”
“其次,也是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大明的发展借鉴了华夏后世的发展经验。”
“刚刚说的顶层设计加地方试点的模式是其中一点,还有更重要的是发展制度的确立,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辅的发展制度,这就使得国有经济在掌控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避免资本无序扩张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还有就是两只手的经济理论,一只是市场无形的手,一只是政府看得见的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才能避免市场自我调控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同时也避免政府调控的僵化刻板,官僚腐败,缺乏创新与竞争, 资源错配与浪费等缺点,可以说是两只手相辅相成。”
“这些都是后世华夏能够快速发展的宝贵经验与智慧,都被大明吸收了,从而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头。
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朱辰说的这些,和他说过的根本规律是一致的,朱元璋也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愈发的明白这些理论和道理。
“其三,是矛盾的转移。”
“由于大明的向外扩张,使得大明国内社会变革的矛盾,被向海外扩张的矛盾所取代,或者说,海外源源不断流入的财富,极大的缓和了大明国内这场变革的矛盾。”
听罢朱辰的分析,朱元璋笑了。
“朱先生,每次听你分析,都让咱有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
朱元璋说的并不是恭维话。
如果没有朱辰,他不敢想象大明究竟要走多少年弯路才行。
或者说,没有朱辰,就算给他朱元璋一本《明史》,大明恐怕仍旧难逃灭亡的结局。
“不知道大明未来有没有可能发展到你说的最高的社会形态,共同社会?”朱元璋随口问了一句。
朱辰摇了摇头:“大明未来究竟发展成什么样,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让朱辰和朱元璋都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