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的凉棚下,被砸碎的玻璃碎片已经清理干净,几张老式木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秦漫带来的企划文件。阳光透过棚顶的藤蔓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个临时会议室增添了几分生机。暖月抚摸着桌面上的木纹,这是当年奶奶用来晾晒糖果的老桌子,如今又见证着新的希望。
秦漫一大早就从机场赶来,行李箱还放在门口。她熬了一整晚完成企划案,眼睛有些泛红,但精神却异常亢奋。程屿给她泡了杯浓咖啡,她感激地点点头,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入手。"秦漫指着投影上的PPT,"首先是老街文创产品线。"她翻开手边的样品册,取出一枚精致的书签,"这是根据钟楼的图案设计的。"
暖月接过书签,金属材质上镌刻着钟楼的轮廓,背面是"映月巷"三个古朴的篆字。阳光下,金属表面泛着低调的光泽。她能感受到设计师在细节上的用心,连钟楼顶部的铜铃都一丝不苟地还原了。
"再看看这个。"秦漫又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糖果礼盒,"我让设计师把老街的砖雕、木雕元素都融入进去了。"礼盒的设计灵感来自老街的骑楼建筑,层层叠叠的肌理既现代又传统。打开盒子,里面的糖果按照老街地图的形状排列,每一颗都代表着一个地标建筑。
李婶捧着茶杯,眼睛亮了起来:"这不就是当年映月楼的样子吗?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有心思!"她情不自禁地摸着礼盒上的纹路,仿佛在抚摸自已的记忆。
"对,"秦漫点点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准备做一个'记忆中的映月巷'系列。每个产品都会附带一个老街故事小卡片。"说着,她拿出一叠精美的卡片,上面印着街坊们讲述的老街往事。
程屿一边记录一边补充:"文创这块我也找了几个设计师朋友帮忙,他们对老建筑的元素都很感兴趣。"他打开手机相册,展示了几张设计草图,"他们觉得映月巷的建筑语言非常独特,值得好好挖掘。"
王大爷凑近看了看,忍不住感慨:"想不到我天天看的这些老房子,在你们眼里这么值钱。"他的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仿佛看到了老街往日的繁华。
"但光有产品还不够。"秦漫切换到下一页PPT,"我们还要策划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比如糖果制作体验课、老街历史讲座、非遗技艺展示......"她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记录着每一个想法。
王大爷突然来了精神,抚摸着胸前挂着的老花镜:"要不要加上钟表修复的课程?我这一辈子修钟表的手艺,也该传下去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铜质的怀表,"这表修了五十年了,每个零件都有故事。"
"好主意!"暖月眼前一亮,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王大爷教学的场景,"我们可以请每位街坊都来分享各自的手艺。"她想起小时候看王大爷修钟表的样子,总是那么专注,仿佛手中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张叔搓着手,眼睛闪着光:"我那些老物件可以办个小型展览,让年轻人了解老街的历史。最近我又收了几件好东西,都是清代的文物。"
秦漫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生怕漏掉任何细节。她知道,每一个小故事背后,都承载着老街的记忆和温度。讨论越来越热烈,连平时最沉默的李婶都开始分享起自已的想法。
"关键是宣传。"秦漫点开一个视频初剪版,"我找了以前的同事帮忙,剪了一个老街文化纪录片。"她特意选用了老式胶片的滤镜,让画面充满了年代感。
投影仪打在白墙上,悠扬的江南丝竹声中,老街的景象徐徐展开。百年钟楼、青砖骑楼、雕花木窗,还有街坊们的笑脸。李婶看着画面中自已泡茶的身影,不禁红了眼圈。那些在镜头前讲述往事的街坊们,每个人都像在诉说一段心底最珍贵的记忆。
"太好了!"暖月激动地说,眼眶有些湿润。片子把老街最动人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不仅有建筑的美,更有人情的温度。但她很快又担心起来,"可是资金......"
"我已经想好了。"秦漫露出神秘的微笑,"我们可以发起众筹。不是单纯要钱,而是把这些文创产品和体验活动作为回报。"她打开企划书,详细解释起来。
众筹方案设计得很巧妙:最低100元可以获得一个文创产品,500元可以参加一次体验活动,1000元可以认养一块老街砖瓦并刻上名字,5000元可以获得一年的系列活动会员资格。每个档位都经过精心设计,让支持者感受到参与感和价值感。
"我还联系了几家媒体,"秦漫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