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透过糖果店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片斑驳的金色。暖月和程屿正在整理今天专家组考察留下的资料,厚厚的文件堆满了柜台。空气中还弥漫着下午制作桂花糖的甜香,让人心神安宁。
柜台上那盏老式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照亮了两人认真工作的侧脸。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中,暖月时不时抬头看一眼程屿,见他专注研究图纸的样子,不禁感慨他对建筑的执着。
"李教授说得对,我们不能只顾着保护,还要想办法让老街活起来。"暖月一边翻看记录一边说道。她手中是专家组详细的建议报告,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想起上午专家组考察的场景,她内心依然激动不已。
程屿点点头,拿起一张建筑测绘图,修长的手指轻轻描摹着图纸上的线条:"这些老建筑修缮后完全可以做文创空间,既保留原貌又能注入新活力。你看这些骑楼的结构,完全可以改造成展览区。"
暖月凑近看着他指的位置,不经意间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古龙水香。她赶紧收回视线,却又想起小时候两人一起在这条街上跑来跑去的画面。时光荏苒,当年的顽童如今都已长大,但守护这条街的心却从未改变。
正沉浸在回忆中,秦漫推门而入,外面的风将她的长发吹得有些凌乱。"抱歉来晚了,路上堵车。"她一边整理头发一边说道,手里还抱着一摞文件。"我带来了一份企划方案,你们看看。"
暖月连忙帮她把文件摊开在柜台上,一张张彩色的设计图纸铺展开来。老式台灯的光线下,设计图纸显得格外生动。秦漫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显然为这个方案准备了很久。
"这是根据老街的历史特色规划的文创街区方案。"秦漫指着图纸解释道,"每个店铺都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体验。比如糖果店可以开设制糖工艺体验课程,让游客亲手制作传统糖果;张叔的古董店可以做文物鉴赏讲座,分享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暖月仔细看着规划图,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未来的景象:古色古香的老街上游人如织,每家店铺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糖果店的橱窗里,传统手工糖果与创新产品相映成趣;后院的工坊里,孩子们在学习制糖技艺,空气中飘荡着甜甜的糖香......这画面让她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个创意不错。"程屿拿起一张设计稿,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把老街27处历史建筑串联起来,打造成一条文化体验路线。游客可以通过这条路线了解老街的历史演变。我们还可以在重要节点设置历史信息牌,讲述每处建筑的故事。"
"对,而且我们可以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秦漫又拿出几张产品设计图,翻开精美的效果图,"比如这个钟楼造型的音乐盒,打开时会播放老街的钟声;还有印着老街建筑的明信片套装,让游客可以把美好记忆带回家。"
看着秦漫兴致勃勃地讲解,暖月不禁想起奶奶生前常说的话:"奶奶常说,守护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让传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她轻轻抚摸着柜台斑驳的木纹,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温度,"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话音未落,李婶急匆匆跑进来,脸色焦急:"出大事了!陈总在街口摆了花圈,说要给老街送终!街坊们都去看了!"
三人赶紧冲出店门。傍晚的风带着几分凉意,街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只见街口摆着几个巨大的花圈,白色的纸幛在风中飘动,上面写着"映月巷今日送终"等刺眼的字样。陈总一身笔挺西装站在一旁,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看到这一幕,暖月的心揪了起来。
"陈总,你这是什么意思?"暖月压抑着怒气走上前质问道。她能感觉到街坊们愤怒的目光都聚集在陈总身上。
"没什么意思,就是给这条将死的老街提前送行。"陈总冷笑一声,整了整领带,"别以为找来几个专家就能保住这破街,我看你们能撑多久!"他的语气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傲慢。
"陈总,你错了。"程屿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他大步走上前,身姿挺拔:"老街不会死,它会以新的面貌活下去。"他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在陈总面前展开,"这是我刚收到的消息,市政府已经原则同意将映月巷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名单。"
陈总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这时街坊们纷纷围了上来。张叔第一个站出来,虽然腿脚不便,但腰板挺得笔直:"我支持暖月他们的计划!古董店愿意参与文创活动。这条街承载着我们几代人的记忆,绝不能就这样消失!"
"我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