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糖果店阁楼的老旧木窗透进最后一缕夕阳。暖月跪坐在地板上,面前摊开着一个檀木箱子,里面装着准备用于婚礼的物件。一周年庆典后的疲惫还未完全消散,但想到不久后就要和程屿步入婚姻的殿堂,她的眼里便泛起甜蜜的笑意。
箱子里满是婚礼用品:李婶送的老式红盖头,张叔精心挑选的铜镜,还有王大爷修复的那只传统首饰盒。每一样物件都浸润着街坊们的祝福,让暖月心里暖暖的。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礼物一一取出,思绪不由得飘回昨天的庆典现场。那些温暖的笑脸,欢快的笑声,还有方教授欲言又止的神情,都历历在目。
整理到箱底时,一个淡黄色的信封突然映入眼帘。那是奶奶特有的字迹:"等到你最幸福的时候再打开"。暖月怔住了,手指轻轻抚过信封上早已褪色的墨迹。她记得整理遗物时明明已经翻找过每一个角落,这封信却像是特意等待着这一刻才出现。暖月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能感受到奶奶温暖的目光。
楼下传来程屿和李婶说话的声音,还有糖果制作时特有的甜香。这些熟悉的生活气息让暖月感到无比安心。她望着手中的信封,回想起小时候奶奶总说"每个人的幸福都藏在时光里,要用心去寻找"。现在想来,或许奶奶早就预见了这一天。
"在想什么?"程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处理完工作室的事情,闻到阁楼的灯光便上来查看。他今天特意穿了那件暖月最喜欢的藏蓝色衬衫,袖口微微卷起,露出结实的手臂。看到暖月手中的信封,他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是奶奶的信。"暖月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说要等到最幸福的时候再打开。"手中的信封仿佛带着奶奶特有的温度,让她想起小时候躲在奶奶怀里撒娇的日子。那时的她总缠着奶奶讲故事,而奶奶总是笑着说"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程屿在她身边坐下,轻轻搂住她的肩膀。木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桂花香,那是今天刚晒制的桂花糖留下的味道。阁楼的老式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为这个平凡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
"要打开看看吗?"程屿轻声问,语气中带着小心翼翼。他知道这对暖月来说意味着什么,毕竟这是奶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
暖月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她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拆开信封,仿佛在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宝盒。信纸上还留着淡淡的樟脑味,那是奶奶一直用来保存重要物品的味道。展开泛黄的信纸,映入眼帘的是奶奶那熟悉的笔迹,每一笔都写得那么郑重:
"亲爱的暖月: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想你一定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或许你正准备穿上婚纱,或许你已经实现了自已的梦想。无论如何,奶奶都替你感到开心。"
暖月读到这里,眼眶已经湿润。她想起去年此时,自已刚刚接手糖果店时的迷茫与不安。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幸福。
"记得你小时候,总喜欢坐在糖果店的柜台后面,看着我做糖,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时候你总问我,为什么要在制糖的时候哼着歌,为什么要把每一颗糖都做得那么漂亮。现在,我想你应该明白了。"
程屿握住暖月的手,感受到她轻微的颤抖。他记得小时候也常常躲在糖果店的角落里,看着奶奶和暖月忙碌的身影。那时的他正经历父母离异的阴霾,而奶奶的笑容和糖果的甜香,成了他最温暖的慰藉。
"做糖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传承。每一颗糖都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期待。就像映月巷的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都记录着无数人的欢笑和泪水。"
暖月读到这里,不由得想起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拆迁危机,到街坊们齐心协力的守护,再到如今的蒸蒸日上。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也无比珍贵。
"我知道这条路不会轻松。当年我接手糖果店的时候,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但每次看到顾客吃到糖果时的笑容,听到他们说起儿时的回忆,我就知道这一切都值得。"
窗外传来钟楼的报时声,悠扬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暖月的声音有些哽咽,程屿心疼地为她擦去脸上的泪水。阁楼的老式挂钟也跟着响起,仿佛在和钟楼遥相呼应。
"亲爱的暖月,关于1935年那个秘密,我本想带进棺材。但看到你和程屿这孩子重修于好,看到你们一起守护这条街,我想是时候告诉你们真相了。当年的事情并不简单,它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在我的绣花针盒暗格里,藏着一把老钥匙,那是打开真相的关键......"
暖月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