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一声悠长的的回音连绵不绝、从对面的一处客房传进了常顺的耳朵里。?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
听这声音,应该是铜钵、铜磬之类的物件发出来的。
先前在那处售卖时光记忆老设备物品的房间,常顺把望远镜买了下来,花了500块钱。
望远镜是民国时期的,也算是名副其实的收藏品。
毕竟通过它,能够看出民国时期、德国的制作工艺以及当年对于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虽然它的精度、倍数没有现代的一些科技类望远镜看的远,但并不比一般的普通望远镜差。
常顺目前所在的房间,是一处售卖瓷器的房间,这处房间“高档瓷器”不少,有十多件“元青花”、几十件明清时期的“官窑”。
宋代着名窑口——“官、定、汝、哥、钧”,这里也很多。
可谓是“价值连城”,随便一件,要是真品的话,在“北上广深”买一套房子,不在话下。
不过很可惜,它们的卖相虽然很好,但也仅仅只是卖相好。
听见声音,常顺也不打算在这里多看了,直接向对面的房间走去。
没过多久,他就走进了房间,也看清了里面的情况。
这处客房,里面摆放出来售卖的物件以铜器类杂件、钱币为主。
里面算上老板,一共有四人。·0`0`小¢税-旺. \首-发?
有一人正在看着床上摆放着的铜钱、一人看着其它位置摆放的杂件、还有两人站在床头柜旁。
站在床头柜旁的一人,看着是位老者,年龄60多岁,手里拿着一个约摸20公分左右的短木棍。
这老者用木棍又敲击了一下其中最大的一个铜磬,“嗡”响声又传了出来。
常顺观察了一下两个床头柜,面上放着的铜钵、铜磬有6个,另外还有一些铜铃。
它们的大小、年代都不同。
其中的一个铜钵,金光闪闪,看着像金的一样,表面还刻着文字。
“老板,这个铜磬多少钱?”
余音过后,站在床头柜旁的那位老者问价道。
他指的是最大的那个铜磬。
铜磬最大肚径估计有25公分、高度也有约20公分。
老板就是他旁边的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听到问价,他开口说道:
“1000!”
“这个是扶桑国那边制作的吧,1000有些贵了,年份也不久,500倒是可以玩玩,500能不能卖?”
老者还价道。
“500肯定卖不了,虽然是扶桑国的,但我买过来也不便宜,扶桑国那边的人虽然不咋滴,但人家的技术还是很好的。
制作出来的物件,经久耐用,这些从进口的汽车就能看出来。¢1\9·9\t/x?t,.·c·o,m^你真心想要,再加200,给700块钱拿去。”
老板想了想,回道。
“这个有经文的呢?”
老者把那个金光闪闪的钵拿到了手里,又问价道。
这个要小很多,最大肚径也就15公分左右,高度大概也只有10公分。
它应该是铜的、不可能是真金,要是金的,就这一个钵盂,恐怕有五六斤重,价格都能过百万。
而目前类似这种金光闪闪的物件,比如说一些地摊售卖的项链等,其实也是铜的,里面添加的有其它金属,为合金材质。
“这个更贵!它是鎏金的,要3000块钱!”
“鎏金吗?我看着不像。这个年份也不久,3000值不了。
如果真是鎏金,年份又能到民国,5000我都要!”
听了老板的报价,老者又道。
“如果你想要年份久的,那就选这两个中间的一个!”
老板说着,挑了两个出来。
这两个也是铜钵,其大小,跟有经文的那个差不多。
“嗡…………”
“嗡…………”
老者分别敲击了一下,试了它们的声音。
“你说说价格?”
余音过后,老者问道。
“这个紫铜的,年份是清朝时期,2000元。
那个黄铜的,年份民国时期,1200元。”
老板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