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郎抱着两只小小的前爪,腮帮子鼓鼓地,尖尖的鼻子还哼哧哼哧呼着气,表达着它的不满。本文搜:读阅读 duyuedu.com 免费阅读
销了仙籍勾了姓名,离开九顶铁刹山后,白玉郎己经辗转了好几座山修行斗战之法,可白三姑就像个牛皮糖一样,每次都能找到它。
最开始找到白玉郎,白三姑会劝它早些回去,不要跟长辈对着干,它有令所有仙家都羡慕的修行天赋,白三太爷和白三太奶年纪都大了,白家需要它!
对此,白玉郎只是不屑一笑,它当然知道自己的天赋,可它白玉郎一生行事又何须向别人解释?
后来白三姑就来得少了,也不再劝它回去,说什么白家需要它之类的话,只是嘘寒问暖,问它在外面过得辛不辛苦,武艺有没有精进。
白玉郎对这不算排斥,也就没再搬家,否则姜大德可没那么容易见到它。
没想到这回白三姑自己不露面,倒是派别人来了,白玉郎心里有些不爽,一上来就讲明了态度。
姜大德挠挠头,跟黄广坤互相看看,总感觉白三姑推荐的这位白仙好像误会了啥。
“行啊,反正我们也不是来请你回九鼎铁刹山,回白家的……”
白玉郎满意的哼了一声,又补充道:
“借着上堂口的名义,让我去九鼎铁刹山补录仙籍也不行,我自由自在惯了,受不得拘束了。”
姜大德和野堂口的仙家们己经看明白了。
这位很有个性的白仙,离开铁刹山这么多年一点没变,还是那个叛逆少年。
咯吱咯吱,胡老西恨得牙都快咬碎了。
狐仙懵懵懂懂苦修几百年,苦求正果而不可得,到现在都没混上九鼎铁刹山的仙籍。
而眼前的白仙,却视正果为儿戏,弃仙籍如敝履,这种态度让狐仙怎能不恨?
其他仙家对修行的执念没胡老西这么重,倒不觉得有什么。
黄广坤感觉白仙挺有个性的,要是来点哈喇气儿,应该能跟它和自家弟马吹到一块去。
柳能向来不爱管别人的事儿,赵德柱则是碑王,不爱掺和仙家的事情。
姜大德心说野堂口到现在都没一个有仙籍的仙家,真有补录仙籍的机会也轮不上你呀,这厮实在是自我感觉良好。
“其实我们确实是来请白玉郎大仙上堂的,不想补录仙籍没关系,我答应你,要是没做到你可以转身就走。”
白玉郎闻听此言,转了过来,不再背对众生。
一阵白烟之后,刺猬幻化成了一位头戴兜里,身穿粗麻布做的、点缀着荆棘的衣衫,浓眉大眼还留着胡茬的青年江湖客。
与传统白仙的公子、文士、郎中形象相去甚远,简首是两个极端。
白玉郎认真打量了姜大德,和野堂口的仙家们,心里却想着“答应得这么痛快,多半还是缓兵之计。”
“我的身份想必你们也清楚,想请我上堂口可没那么容易。不过看在你们这群老弱病残大老远来的份上,倒是可以给个机会……答应我几个条件就行。”
姜大德觉得这挺合理,仙家和弟马本就是相互选择相互扶持,若是脾性不合还硬收弟马强抓老仙,那堂口肯定乱七八糟。
咳咳,当然啦!要是实在想出马,但是死活没有仙缘,那上山抓个老仙儿也是可以理解的。
“行!”
白玉郎古怪一笑:
“先不急,你可不要为了诳我就随口答应,否则这件宝贝可不会放过你。”
白仙从怀里,掏出一张半旧不新的破纸,对着念了几句咒语,这纸就飘了起来,悬在它与姜大德之间,纸上有金光不断流动。
“有些仙家证得天仙之时,留下的仙蜕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常被炼制成各种法宝。
“数百年前有一条白蛟化龙,褪下的龙皮被胡三太爷所得,炼制成了九鼎铁刹山的仙籍名册,炼到最后还剩下一页,最终落到了我手里。
“这剩下的一页叫做‘诚心纸’,一会我们所说的话都会记录在上面,要是说谎或者心口不一,‘诚心纸’便会示警,到时候你们就该见识我的手段了。”
姜大德耸耸肩,表示无所谓,他又没打算欺骗白玉郎。
于是白玉郎提出了第一个条件,记录在了诚心纸上:
“我现在是没仙籍的野仙,不想跟九鼎铁刹山仙家接触,让我上堂你得把有仙籍的遣散,堂口上下都换成野仙才行!”
众所周知,出马一脉源自九鼎铁刹山,仙家之间又都沾亲带故,修成气候之后被长辈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