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每周参加两小时当地语言培训,熟记《海外驻军行为规范》里的 128 条禁令。窗外,华夏援建的铁路正延伸向沙漠深处,工地上的蒸汽推土机轰鸣与清真寺的诵经声奇妙地交融在一起。
当夕阳为中东集市镀上金边时,阿米尔主动邀请两名士兵合影。照片里,他们站在重新摆好的摊位前,手里捧着椰枣,身后的招牌上用红漆写着 “中阿友好”。这段胶片后来通过外交邮袋传回国内,与之前那段 15 秒的视频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铮在全军会议的总结发言里,把这张照片通过幻灯机投影在幕布上:“我们在海外不仅要打赢仗,更要赢得人心。” 他指着照片里的笑容,“这比任何武器都有力量。” 散会时,军官们手里都领到了一本蓝色封皮的手册 ——《海外驻军心理辅导指南》,封面上的长城图案旁,印着一行小字:“每一个军人,都是国家的名片。”
那晚的国防部大楼,最后熄灭的是刘铮办公室的灯。他看着桌上的两份文件:一份是海外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计划,另一份是《纽约时报》的最新报道 —— 这次,版面上刊登的是士兵赔偿损失的照片,标题虽然依旧带着偏见,却再也无法掀起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