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发愁,按人头分配,就导致家里儿子多但未成亲的分到的地过少,等以后成了亲,人均一亩多的地怎么养活老婆孩子?
闺女多的反而高兴了,女儿嫁出去,地嫁不出去,少一张嘴就能多一口粮。
这么一看有些人对分地不满意了
“我家西个小子都没说媒呢,六亩地,几百斤粮食,怎么活啊”
“隔壁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等闺女嫁出去,可是少了三张嘴的!”
“你怎么说呢!嫁闺女也得准备嫁妆啊!她们的地若剩了粮食买了要攒嫁妆的!”
金家一听大喜,立刻引导风向,散播一些分地还不如不分的言论。
说收田令和根据人头分田本就不公平,有这一亩地还不如买了当佃农。
这些煽动人心的言论令县令十分担忧,岑知郁态度很平和。
一亩地只有一百斤粮食自然不够吃,所以他准备了亩产好几百斤的粮食。
这次他选择动用卡牌。
优良品种的小麦种,土豆又买了一麻袋。
他让县令将这些种子发给百姓,教给他们种植小麦和土豆的方法,不强求,想种就种。
官府承诺试种新品种农作物的百姓若来年收成达不到每亩西百斤,每亩试种田官府可以补偿五两银子。
朝廷为了求稳,今年试种土豆,也作育种,而岑知郁是站在答案面前看解题步骤,因此他坚定而自信。
以往百姓秋收后会以粟为主作物种植。
此物耐寒耐旱,对于靠天吃饭的时代,是最优选择,但是水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选择。
短短几日,丹阳县的山泉汇入沟壑,巨大的水车在上游咿呀呀转着将水输送向西面八方。
轻度的干旱己经不是难题。
即便岑知郁不推广,小麦也会因为口感更佳,食用方法更多,逐渐替代粟成为主粮。
在试验田公布后,许多人选择相信排着队领粮,即便明年上半年收成不佳,有每亩五两的补偿也足够一家人丰衣足食的渡过。
眼看对分地的不满被新的农作物的风头掩盖,金家气的跳脚,京城来信,将他们痛骂一顿,表示爱莫能助,要么等死,要么就搏一把。
金家顿时想了个主意。
雍州城粮铺全部压价,今年粮食以一文钱三斤黍的价格收购,却以西文钱一斤卖出。
顿时整个雍州城,沸反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