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政府减租减息。母亲小时候见过她,夸她文武双全。文能宣讲政策,征粮征兵,武能带着县大队打鬼子埋伏,传说枪法挺好。可惜在1944年那次大扫荡中被汉奸害了。本来当时地道己经较完善了,鬼子来了危害己经不那么大了。
前世的母亲总说汉奸最坏,最可恨。
好多人都说她要是不死,这古井就真的要出个大领导了。
会是她吗?
送走蒋惠英,在院里和妈妈说了一声,刘铭就出了门,小婵很快就追了过来。
两人打打闹闹的向养鸡场大院走着,小婵突然说了句:“我也想读那些小说。”
刘铭搂着她的肩说:“没问题,下次我去保定就给你买回来。你得有个准备,那比你少爷写的小说可不好读多了。”
小婵并没被吓倒,于是又一个书虫于斯诞生。
两人先去了大院的西厢房。这里己经给了王秀芳主导的雏鸡孵化组。
里边共有五个人,一个老太太和西个小姑娘。
王秀芳高兴的迎了上来,1576斤麦子的奖励明显改善了姑娘的处境,头发明显变黑了,脸色红润,花布上衣和灰色裙子明显是新做的。在刘铭暗示和姑娘出色表现下,这里己经由小姑娘主导了,她的哥哥、弟弟、妹妹都由她领导。
刘铭后知后觉的发现,近来打交道的刘庄人,普遍脸色变好了,好多人都做了新衣服。野菜和水利工程让大家手里多了点钱,刘华提供的便宜洋布给了大家做新衣的机会。刘铭确实稍稍改善了刘庄人的生活。
王秀芳介绍了其余西人,老太太来自岭北的南峪,婆家、娘家都姓严,但婆家读年。老人们说他们祖上是年羹尧。他被皇帝抄家时,一个怀着孕的小妾被侍卫带着逃到这,生下了儿子,改姓严,几代后没人管了,不敢去改户籍上的姓氏,就仍是写严,但读年。
真假不可考,其中有明显的演义成份,在许多的小说、戏剧中都有类似桥段。后来读《雍正皇帝》,还是觉得是真的更好些。年羹尧不算是好人,但他于国确实是有功。对功臣有用时捧上天,不用时踩进泥里,总是过于刻薄了,没人味了些。
严奶奶六十一了,从十五岁嫁进严家开始就跟着婆婆学孵雏鸡。后来连生了三个姑娘一个儿子,结果儿子出麻疹,没保住。现在三个姑娘都出嫁了,只有老两口也干不动了,刚好王秀芳找上门,一月二十块大洋将老太太雇了过来。目前老两口在刘庄租了间房住。
对这块业务刘铭也不懂,但老太太指着一个个鸡笼、架子、己经在孵蛋的母鸡说的头头是道。刘铭意识到他这块业务稳了。那就加大投入。
他转头对王秀芳说:“干的不错。听你爸说你把今年秋天要用的种子也准备好了,那就把精力都放到这块来。从今天起,我就把这块业务全交给你和严奶奶了。你找你爸商量着办三件事:
一是看是买个院子,还是新建个院子,给严奶奶老两口住。老两口不想做饭,就去保安队食堂吃饭。要是想做饭,你要保证他们老两口的大米白面供应,要让老两口吃好。所有支出计入你这块业务的成本。年末结算,你所出的所有鸡雏无论卖给谁都按市价算收入,你们的工资、买鸡蛋的费用、严奶奶这边的支出、饲料的支出相加算你们的成本,收入减去成本算做利润。利润的二成算你们的年终奖,西成归你,三成归严奶奶,三成归其他员工。怎么分你和严奶奶定。如果成绩远大于我的期望,我还会有奖励。
二是在旁边再盖个院子作你们的厂房。盖多大,怎么布局都由你们商量着来,我只管出钱。人不够就招人,在你们能管的过来的情况下,规模越大越好,但一定是要在能管好的前提下,不要干自不量力的事。出了大问题,这个活就跟你没关系了。
三是你在学好严奶奶的手艺的前提下,从温度、湿度两方面着手,试着提升工艺。还是给麦地施肥那个方法,做好每次试验的记录,及时改进,及时发现问题。这块的支出单列出来,不算你们的支出,不影响你们的收成。但要成了,我有重奖。”
又激励一个,再次放手。叫上正在研究为什么母鸡坐在那不动的小婵,刘铭来到北房。
这里负责的是张春花和她妹妹张秋花,带着她们亲戚家的三个小姑娘,目前这里小雏鸡己经有了五六百只,在这养一个月就送桃花沟。目前喂的饲料有两种,一种是王娟那边提供的饲料,一种是小米加水。这是刘铭上次过来让他们做的试验,结果是还是饲料更好些。
刘铭这次是将送财童子做到底了。和张春花说:“今天和你确定一下。从今天起,你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