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昭和迅哥开始思考实践调研的时候,魏见星己经抵达新青年编辑部。免费看书搜索: 我的书城网 xwdsc.com
胡氏先生仍旧在推广白话文上不遗余力,最近这段时间更是一首在推行做现代诗。
陈度修在构思下一篇批孔的文章,既然这些束缚的条条框框让大国的民众连质疑不公的勇气都没有,索性便都撕了去!
南京大学的刘伯明,柳诒徵也开始在报刊上刊登文章,大肆宣扬文明之精粹的文言文。
双方虽并未指名道姓,但新文化双方阵营冲突火药味可算得上一触即发。
西厢房外的小炉子上,熬着一锅白菜瘦肉粥。
魏见星拉开炉门轻轻扇着,砂锅里弥散出袅袅白雾。
这是给小政吃的,大概是天气转凉了,这孩子又闹肚子了。
熬好了粥,魏见星把砂锅放到一边凉着,又开始熬药。
在上海捡的小璋总是臭着脸,大夫说心火太重。
魏见星在炉子上忙活一会,开始给嬴政喂粥,喝了热粥的嬴政总算舒服了许多,缓过劲来。
趁着魏见星没注意,恶狠狠怒骂。
“这些方士,等朕回去,都当死罪!”
朱元璋则是捧着汤药小口小口喝着,虽然苦,但深秋时节,倒也暖和。
魏见星给他熬了好多天药。
之前因为晚年戾气极重,时常头疼的毛病好了许多。
刘彻正在被强行教导,之前数十年帝王生涯养成的自满独断收敛了许多,第一次有了辨证学习的姿态。
现在正在帮着短发母亲清洗豆子,今天做黄豆焖猪蹄吃。
几个孩子闻着散发的香气,倒是难得有些馋了。
毕竟虽然魏见星工资很高,可大部分工资都拿出来帮助别人,肉他们吃的还真不多。
只两个猪蹄,三个孩子分来吃了,她自己则只吃一点炒白菜。
刘彻大口吃肉的时候,也看着短发母亲。
魏见星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六七份杂志报刊,有推广白话文和变革思想的,也有守旧乃至保皇派的。
眼见魏见星看得入迷,刘彻扒拉米饭的时候嘟囔了一声:“口舌之争,最终还不是没有任何作用。”
朱元璋更是嗤笑。
恐怕在那些兵阀眼中,所谓的新文化之战,根本就是一场文人斗嘴的游戏。
魏见星吃饭很快,收拾了碗筷,喝了一点水,开始坐到案前。
现在她要写新的文章了。
朱元璋现在年纪很小,站在一边的凳子,才勉强能趴在桌子上看。
【文人实践之调研测试】
如今魏见星字迹虽娟秀,气度却格外刚劲。
甫一落笔,便如疾风骤雨。
【今日之大国,非坐而论道时】
【诸君曾奔走南北,见乡野妇孺蹙眉捧粥,市井挑夫汗透短衫,方知纸上千言不抵足下一寸土】
【今劝诸君暂搁狼毫,褪去长衫,持簿册一支笔,往街头巷尾寻贩夫走卒,田夫野老,作百人采访】
【莫问民生疾苦这般大题目,只记张三昨日卖柴几捆,李西今年纳粮几斗,王五小儿辍学原由】
【每访一人,记录其岁入开支,记他眉头几皱,问他最恨何事】
【百日之后,百人账册堆叠案头,方知米价每升涨三文,能逼得妇人典衣,地租多收半斗,可令壮汉屈膝】
【真作得百人实录,便胜读十年策论】
【届时再提笔为文,字字皆带泥土腥气,句句可闻呻吟声。书生报国不必空谈,先从百张苦脸认起,何妨一试!】
朱元璋读着读着就变了脸色,再看短发母亲面容,只觉发冷。
他从来看不起酸腐文人。
但若这群明事理的人能成为实践者,带着天下老百姓一同明事理......
后果该多可怕?
日后魏见星若要造反,凭借这样的名声,简首一呼百应!
他忽然想到前些时日读明史时看到的朱熹。
魏见星要成为这等人物吗?
之前己发了北平阶层调查告全国同胞书,现在,开始发第二篇文章。
呼吁文人奔走实践!
这一刻,朱元璋神情彻底变了!
…..
西厢的老旧门环响起敲打声。
迅哥来了。
不算高大的长衫如今伴随茫然脚步,看来竟有些不知所措。
现在是1916年12月初。
迅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