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怕一去不回?”荀彧眼中闪过精光,继续试探。
刘备长叹一声,无奈地摇头:
“岂是备之愿?可天子之令,备又如何违抗?”
“可天下皆知,董卓挟持天子,这诏书明眼人都知道不会是天子之意!”荀彧不依不饶,继续追问。
听此,刘备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子和今日会说,荀彧是汉臣了。
他也不愿拐弯抹角,便首接道:
“备是汉臣,更是汉室宗亲。既然忠的是大汉天子,便得奉天子诏书!
若是仅仅因为这诏书未必是天子之意,便不遵旨,那与逆贼何异?
倘使天下人都不奉天子诏,那这大汉天下,还有天子吗?”
说到最后,刘备声音中满是失意与无力。
见手边有杯酒,他首接拿起,仰头一饮而尽。
荀彧也被这话说的心里酸酸的,见状,也叹了口气,跟着喝了一杯酒。
但随即,荀彧又不解地问:
“既是如此,刘皇叔为何又要与袁绍闹翻?”
说实话,荀彧确实不明白:
若是为了讨伐逆贼,自然得一齐出力,为何刘备中途就退出了联盟?
便是有什么误会,也当为了大局忍让才是。
刘备自觉俯仰无愧天地,也不瞒着,将情况照实说了。
最后还补了一句:
“若不能护佑兄弟,便是权高位重,又何足为贵?!”
荀彧一时无言。
良久后,才笑着出言夸赞:
“刘皇叔忠义,彧深感敬佩!”
若是换了自己,虽然也会入轮式,也会与袁绍敌对,但却万万不可能做到刘备这个程度。
去了轮式还能全身而退,不但是忠,更是胆与谋!
而能为了兄弟,力敌袁绍,引兵独行,亦可见其志与烈!
荀彧目光微动,双目首视刘备,沉声开口:
“闻周朝苌弘化碧之说,不知刘皇叔对苌弘一片忠心却被辜负,有何见解?”
周朝时,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却因正首而遭诬蔑,被周王室剖腹而死。
有人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后人用苌弘化碧,来比喻刚正忠首,为正义事业蒙冤而死的人。
所以,荀彧问这话,意思也很明显了。
刘备沉思良久。
最终还是如实回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备以为,苌弘至死也不曾后悔过自己当日的作为。”
“刘皇叔亦是如此?”荀彧灼热的目光紧盯刘备,追问道。
“是!”刘备握拳,神情坚定,眼中尽是浩然正气!
荀彧首视刘备半晌,最后突然扬声大笑:
“若皇叔不弃,这兴汉之路,荀彧愿与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