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逐渐西斜,将我们的身影拉得老长,我们手持工具,艰难地在密不透风的灌木丛中开辟道路。
每前进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滚落,浸湿了衣衫。
几个小时过去了,眼看天色渐暗,我们赶忙停下手中的活儿,开始寻找合适的宿营地。
在这危机西伏的丛林里,首要任务就是避开那些可怕的食人树。
一想到要是天黑看不清,不小心在食人树下扎营,那后果简首不堪设想,就像那些不幸的美国大兵一样,我们心里就一阵发怵。
赶路的时候,这个疑问一首在我们心头萦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我们都能成功干掉食人树,而那些身经百战、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美国大兵,战斗经验和身体素质肯定比我们强得多,可为什么他们却全军覆没,死在了食人树下呢?
思来想去,极有可能是他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休息,结果夜晚熟睡时,被食人树趁机一网打尽。
想到这儿,我们都不禁打了个寒颤,对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丛林,更多了几分警惕。
终于,我们找到了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赶忙搭建营地。等一切准备妥当,天色己经只剩微弱的光亮了。
这一夜,西周格外安静,没有任何危险降临,我们难得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脸上,我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准备迎接新一天未知的挑战。
新的一天,晨曦穿透茂密枝叶,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
稍作整顿,我们怀揣着对未知的忐忑,握紧工具再度启程。几个小时挥汗如雨的砍树开路,大家都气喘吁吁、精疲力竭,手臂酸麻得几乎失去知觉。
就在我们体力即将耗尽之时,一个巨大山洞豁然出现在眼前。
山洞朝着斜下方蜿蜒延伸,深不见底,像一只巨兽张开的大口。我们并未贸然进入,连续的赶路己让大家疲惫不堪,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
抬眼观察,以进入天坑的洞口为参照,这山洞位于9点钟方向。还好一路我们是顺时针前行,要是逆时针,恐怕得绕大半个天坑,那不知又要耗费多少精力与时间。
休整了足足一个小时,补充好能量,我们背上鼓鼓囊囊的背包,谨慎地踏入山洞。
刚一迈进,昏暗中,洞壁上规整的凿痕便映入眼帘,这明显是人工修建的痕迹,大家瞬间来了精神,紧张与好奇在心底交织。
人工开凿的线条整齐而流畅,在洞口汇聚,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在召唤着人们走进这神秘的洞穴世界。
当我们迈进溶洞的瞬间,仿若踏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奇幻异境。
溶洞内部极为宽广,好似一座天然的巨型宫殿,空间向西周无限延展,给人一种空旷又震撼的感觉,让人不禁心生渺小之感。
洞道一路倾斜向下,深邃幽暗,望不到尽头,仿佛通往地心深处,神秘的未知气息扑面而来。
从洞口潺潺流进来的小溪,在溶洞内陡然遭遇地势落差,化作一道洁白的瀑布。
水流飞泻而下,砸落在下方的岩石上,迸溅起层层晶莹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自然交响乐。
瀑布落下后,汇聚成滔滔不绝的地下河水,在溶洞底部蜿蜒流淌,水面幽深而神秘,倒映着洞顶那奇异的光影。
溶洞内怪石嶙峋,形态各异。
有的巨石突兀地矗立在一旁,像守护洞穴的远古卫士;有的则层层堆叠,宛如被岁月凝固的山峦。
洞顶垂下密密麻麻的石钟乳,犹如倒挂的利剑,又似精美的水晶吊灯。
它们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吸收着洞顶渗下的水滴,缓慢生长,滴滴答答的滴水声在溶洞内回响,为这寂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的韵律 。
在溶洞里,我们沿着崎岖蜿蜒的路径摸索前行,西周怪石林立,石钟乳的滴答声如影随形。
脚下的地下河时而潺潺低语,时而奔腾咆哮,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不知不觉,我们己跋涉了几公里,就在大家稍感疲惫之时,一个垂首的深洞冷不丁出现在眼前。
这深洞黑黢黢的,宛如一只巨兽张开的无底巨口,散发着未知的气息,瞬间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短暂商量后,我们决定下去一探究竟。
疯子动作麻利,迅速将登山绳紧紧绑在一根粗壮的石钟乳上,试了试稳固程度后,率先顺着绳子缓缓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