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具体方案之后,沈蕴与林如海才结束了这场谈话。
经过此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林如海对沈蕴又多了几分了解与欣赏。沈蕴不仅医术精湛高超,心思缜密,对于官场中的诸多事宜,还能有独到见解,着实令林如海惊叹不已。毕竟,林如海自己为官多年,许多道理与事情,也是在岁月的磨砺中才慢慢领悟通透。然而沈蕴这般年纪,却已然能够将这些融会贯通,实在是难能可贵。感叹一番后,又唤林黛玉进来,林黛玉一直守在外头,听到父亲呼唤,便款步走了进来。她目光流转,先是看了沈蕴一眼,而后将视线投向林如海,见林如海神色平静,她微微松了口气。听林如海神色郑重地吩咐道:“玉儿,你且帮为父写一本账目出来。”林黛玉闻言,面露惊疑之色:“爹爹,这是何种账目?”林如海看向沈蕴,沈蕴微笑着接过话茬:“是盐政方面的一些账目,做给外人看的,得有劳林小姐费心了。”林黛玉眼眸微微闪动,心中有了几分猜测,随后客气地回应道:“沈公子客气了,这算不得什么。”说罢,她又向林如海询问具体该如何书写,林如海说道:“我念,玉儿你来写,沈公子在一旁负责检查是否有误。”林黛玉轻轻点头,随即取来一本崭新的册子,林如海念一句,她便认真地写一句。而沈蕴则在一旁仔细查看,留意是否存在错漏之处。林如海看着二人,眼底不禁浮现出一丝欣慰之色,不自觉地捻须微笑。只见二人挨坐得很近,一个专注书写,一个认真审视,当真颇有郎才女貌的韵味。此前,林如海未曾为林黛玉考虑夫婿之事,一则是因为林黛玉年纪尚小,二则他更忧心林黛玉会遭人迫害,所以一直未将此事提上日程。如今,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康复,也意识到林黛玉已然长大,今年已满十二岁,倒是可以开始为她考虑出嫁之事了。眼前的沈蕴,医术高明自不必说,品行更是端正,对官场事务还有着独到见解,在林如海看来,可谓前途似锦,是个极为合适的女婿人选。想得杂了,林如海一时走了神,竟忘了接着往下念,直到林黛玉抬头看向他,轻唤一声:“爹爹?”他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赶忙看了二人一眼,而后笑着说:“为父刚刚想事情想出神了,对了,咱们写到哪了?”林黛玉心中微微一动,突然生出一些猜测,下意识地看了身旁的沈蕴一眼,俏脸微微泛起红晕,低下头回复林如海。林如海笑着摆了摆手,接着念了起来,林黛玉则不敢再抬头,专心致志地书写着。一旁的沈蕴觉得有些莫名,不明白他们父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也不多加揣测,只是全神贯注地检查着林黛玉所写的内容。这本账册,自然便是林如海与沈蕴商议后准备的盐政假罪证,伪造出盐政官员与一众盐商虚报盐引、贪污隐瞒盐税、贩卖私盐等账目。既然是假账,自然无需去考证其真实性,林如海想到什么便随口编写一些。当然,为了让对方相信这份罪证的真实性,其中自然要掺杂一些真实的罪证,营造出三分真七分假的情况,真真假假,就看对方会作何反应了。若是放在早些年,以林如海文官风骨,他定然不屑于伪造这样的假账,那时的他,更倾向于光明正大地直接揭露对方的罪责。 然而,时过境迁,历经诸多波折,林如海的棱角早已被磨平。如今对方都已狠下心来要置他于死地,他自然也无需再跟对方讲究什么道义。直至夜幕降临,这本假账册才总算伪造完毕。林如海担心林黛玉多想,因而并未向她透露其中缘由,沈蕴自然也不会多嘴。林黛玉虽隐隐觉得此事蹊跷,可见父亲对此讳莫如深,便也不再追问,只是心中难免泛起猜疑。到了眼下,她已然意识到,前世父亲的离世绝非因病那么简单。尤其是沈蕴识破那两个婆子下毒的事情后,她越发明白,这背后定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她有一种直觉,林如海和沈蕴伪造的这份罪证,必定与林如海遭人迫害相关。尽管林如海没有告知她,但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明白。重生一世,她不愿再重蹈前世的覆辙,特别是关乎父亲的事情,她更觉得有必要彻查清楚。夜里。沈蕴正在厢房用餐,林黛玉轻步走了进来,先是客气地寒暄了一番,询问沈蕴饭菜是否合口味之类的家常话,有屏退四周的丫鬟,只留了个大丫鬟紫鹃一旁。而沈蕴敏锐地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