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帮忙。
万里大受打击,暂搁了考学,一心寻找伍姑娘的下落,他打定了主意,不论生死,都要寻找到伍姑娘的消息。可他寻了半年,却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唯一能打听到的线索,便是伍姑娘失踪前,曾在烟暖阁附近出现。
可烟暖阁对此亦无从所知,否认伍姑娘身在此间,甚至在伍家人寻来时,大开院门,任他们里里外外找了数天。
伍家人自然什么也没能找到,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街坊邻居里渐渐地传出了谣言,暗地里指摘伍姑娘许是自甘堕落,嫌父母病弱,未婚夫是个书呆子,了然无趣,离家出走寻欢作乐,不愿回来了。
这些谣言气的伍父伍母越发急病,没两个月便撒手人寰,伍家其他人也因此对伍姑娘颇有怨言,办完了二老的丧事,便举家搬迁,再不提寻找伍姑娘一事。
没过多久,街坊邻居也好似忘却了伍姑娘这人一般,唯有万里留着她的亲笔书信,以及去信时的信物,始终不能释怀。
他了解伍姑娘为人,知道她最是谨小慎微,守礼懂事的姑娘,此前她从没的罪过任何人,更不会无故离家,明知父母亡故,却不归家吊唁。
伍姑娘之所以不再现身,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她己被人杀害。
联想到那封信,万里第一时间想到了罗小姐。在他心中,罗州牧励精图治,将扬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富庶一方,可他太过溺爱一双儿女。在书院读书时,他便时常听闻罗小姐跋扈伤人。
若是罗小姐对赏花宴输琴一事怀恨在心,极有可能暗地里伤害伍姑娘,即便她未动手,也有底下那些走狗为她所用。毁了伍姑娘的名声,又了无证据,她的亲眷远走后,自然无人再为她伸冤做主!
可万里不愿就此屈服,他不再考学,婉拒了其他亲事,委身于烟暖阁为琴师,只为往后经年不错过一丝一毫伍姑娘被害的线索。
他日复一日的等待,谁曾想也让他等到了罗小姐失踪的这一日。
万里听了城内的传言,每夜皆守在附近的山脚,当真让他发现了形迹可疑的罗小姐,便故意将其丢在院后的岸边,想让罗小姐也受一受肌肤之痛,流言之苦,待此事闹大,他亦有机会寻到合适的大人为伍姑娘伸冤。
若能为伍姑娘平冤,找到她的尸骨,哪怕事后罗州牧向他清算绑架罗小姐的罪责,他亦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