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墙壁和天花板上的蜘蛛网都不见了,窗户玻璃擦得透亮,阳光毫无阻碍地照进来,整个空间明亮了许多。
"总算完事了。"
苏玉珍一屁股坐在门槛上,用手扇着风。
"累死我了。"
苏建国站在门口,满意地看着清理一空的库房。
"不错,下午我去村里定石磨,再找几个人来砌个灶台。"
他转向王秀兰。
"你和玉芬去粮站看看豆子,先买几十斤回来试试。"
王秀兰点点头。
"行,我正好教教玉芬怎么挑豆子。"
"我也要去!"
苏玉珍突然跳起来。
"反正我在家也没事。"
苏建国皱眉。
"你去干什么?净添乱。"
"我去帮妈拎东西啊。"
苏玉珍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
"几十斤豆子多沉啊。"
王秀兰看了看丈夫,又看看大女儿期待的眼神,叹了口气。
"让她去吧,正好也学学。"
苏建国勉强点头。
"那行吧,不过玉珍你得听话,别到处乱跑。"
"知道啦!"
苏玉珍欢快地应着,已经跑进屋去换衣服了。
午饭过后,苏建国骑着自行车去了村里。
王秀兰带着两个女儿步行去粮站。
今天的阳光很热,但是苏玉芬的心情却格外好。
"妈,做豆腐都要注意什么啊?"
她挽着母亲的手臂道。
王秀兰笑了笑。
"学问大着呢。先说挑豆子,要选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的,不能有虫眼,也不能太陈..."
苏玉珍跟在后面,无聊地踢着路边的小石子。
"姐,你这么认真干嘛,豆腐谁不会做啊。"
"你懂什么。"
王秀兰回头瞪了小女儿一眼。
"要做生意就得讲究,同样的豆子,手艺不同,出来的豆腐天差地别。"
苏玉芬认真点头。
"妈说得对,我想把豆腐坊做好,就得从头学起。"
三人说着来到了粮站。
这是一栋红砖平房,门口挂着"西城区第三粮站"的木牌,几个老人坐在门外的树荫下乘凉,看到王秀兰母女,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王大姐,来买粮啊?"
一个头发蒙着头巾的大娘打招呼道。
王秀兰笑着点头。
"是啊,闺女要开豆腐坊,来买点豆子。"
"哎哟,这可是好事啊!"
老太太眼睛一亮。
"以后咱们街坊买豆腐可就方便了。"
苏玉芬腼腆地笑了笑,跟着母亲走进粮站。
里面光线有些暗,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特有的香气。
柜台后面站着个中年男人,正在打算盘。
"同志,买黄豆。"
王秀兰走上前。
中年男人抬头看了一眼。
"要多少?"
"先来五十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