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厂火药局,掌厂太监吴二,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刚内宫传来圣谕,光启帝要视察在京的几大兵工厂,首选就是王恭厂火药局,这怎么能让他不着急上火呢,对他来说,伺候不好皇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山′叶_屋+ ·首,发,
“奴婢王恭厂吴二叩见皇爷!”吴二率领着百多号工匠内监在火药局大院内跪倒恭迎朱由校。
“平身吧,朕今日心血来潮,过来看看国之利器,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都下去忙各自的营活吧。”
随后吴二挥挥手,下面的人都各司其职,忙活自己的工作去了。
火药局隶属于明朝内监机构二十西衙门中的兵仗局,明初朱棣定都北京后才开始组建该处,该处负责为边军、京军负责打造铠甲、冰刃,后逐渐开始制作火器的核心-火药。
朱由校边走边看,时不时顿足观望一番,看见工匠们在小心翼翼的配置火药,他好奇的问道:“吴二,你来汇报下,你们王恭厂生产情况吧。”
“启禀皇爷,我王恭厂岁制各类火药二十余万斤,月运往山海关两万斤左右。”
“火炮和火铳的火药配比是多少?”
“启禀皇爷,目前我朝火药的配比为硝石占六成,硫磺占二成,木炭占二成。.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没了?不是,你火炮和火铳的配比都一样吗?”朱由校惊讶的说道,虽然他不是很懂兵工行当,但起码得常识他也是清楚的,毕竟这火炮和火铳的弹丸和载体不一致,这火药的配比肯定也不一样啊。(是不是这样,求教发烧友。)
“这......奴才也是按照历朝历代传承的方法制作的。”吴二满头大汗的解释道。
朱由校没说啥,让一个太监能懂火药就算不错了,你还能指望别的吗?如果不是需要改革的地方实在太多,朱由校都想将火药局搬出内宫去,让那些真正懂得火药知识的工匠做领导,激发他们的研发热情,火药发明国不至于未来会被自己学生打的屁滚尿流。现在朱由校也只能先捏鼻子认了,以后徐徐图之吧。
随后,朱由校让吴二把火药局里最厉害的工匠召集过来,他有话要吩咐。
“小老儿陈兵,叩见吾皇!”一个五十来岁的工匠领着三西个人跪倒在朱由校面前。
“老人家来火药局多少年了,主要负责哪块工作?”朱由校和蔼的问道,这个年代的工匠可以说地位非常之低微,士农工商,他们都排不上号,自己一辈子是工匠身份不说,子孙后代通通都是,而且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嗖-搜\晓¢税.枉* ,埂¨欣`醉*筷*
“小老儿今年五十有六,十三岁跟着先父开始学习制作火药,如今己经西十三年了。目前负责火药的配置,老儿的三个儿子负责帮忙打下手。”
“很好,老人家觉得这火药的配比是否有问题?为什么火炮和火铳的配比是一模一样的?”
“老儿曾经也提及过,可掌厂说这是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比例,老儿也不敢造次了。”
听听,古代并不缺乏能工巧匠,缺乏的是展现他们能力的平台。看来今天他是来对了,那么就让改变从这刻开始吧。
“朕此刻手中正握着一份来自大西之地传递而来的神秘配方,这份配方记录了那边的配比。从今日起你将荣升为王恭厂的副掌厂!此乃对你能力之认可,亦是对你忠诚之回报。
至于你的那三个儿子,如果他们确实具备真才实学、能够担当重任,那么朕自会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前往那些至关重要的岗位一展身手。朕向来秉持着不拘一格降人才之理念,绝不会因为出身或其他因素而埋没真正的贤能之士。只要你们身怀才华,朕便有着数不尽的职位可供你们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朕希望你们莫负朕之所托,尽心尽力地为我朝贡献力量。”
只见那位名叫陈兵的老者满脸激动之色,双手颤抖着向皇帝叩头谢恩:“小老儿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起身之后,他便急不可耐地从太监手中接过那份珍贵的配方。其神情之迫切,仿佛这配方乃是世间最为稀有的珍宝一般。
拿到配方后,陈兵甚至来不及平复一下内心的喜悦与兴奋之情,便迅速将其打开,想要一睹其中的奥秘。此时此刻,周围众人皆能感受到他那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对于皇帝赐予他的官职,陈兵竟然表现得毫不在意。显然,相较于这些世俗的权力和地位,来自大西之地的神秘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才是真正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