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占得了三席,达到了五分之三的绝对优势,但叶向高看到的则是,六部、都察院、六科、五寺、詹师府等十九个重要部门中,东林党为首的部门仅剩下都察院和六科,势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如果再不向皇帝靠拢,终有一日东林一系将被排挤出朝堂,到那时,才是东林一系的末日。
人间清醒的叶向高绝不想这等事情发生,别看仅是一个晚上的短暂时光,但是他对皇帝这几个月来的行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表面上他厌恶东林系,但根本上他厌恶的是所有夸夸其谈的官员。这从他提拔的孙承宗、徐元启、李汝华、袁可立就可见一斑。这些人都是实干的人,如果假以时日,等皇帝对朝政熟悉到一定程度,将会有更多实干家被抬入朝堂。到那个时候,别说东林党,就是现在的帝党部分官员都将会被淘汰。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有心将这三百举人请入京城,说明了他认可这些人的。只不过这些人还达不到皇帝的要求,所以被扔进军营。至于皇帝到底如何使用这些人,使用到什么程度,除了皇帝,谁也不清楚。
那就让这些改革的先锋先去试探下皇帝,就算这三百人默掉了,江南别的不多,读书人贼拉多,再拉起几百号人重开东林书院也不迟。何况这种干掉读书人的先例,皇帝肯定也不想开。
叶向高一副一心为公的表情,抬头向皇帝说道:“臣知陛下一番苦心,这些学子虽然是东林书院的学子,同样的,他们也是皇朝子民,对于他们就任指导员一职,臣认为可以一试。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臣相信他们能经受得住陛下的考验,成长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而如果政委制度确实可用,臣觉得未来可推广至全国,相信陛下会发掘更多人才为朝廷所用。此乃善政之策,臣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