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思辗转之间,便联想到了当今朝廷所面临的冗官问题。要知道,永乐年间那可是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比之当下可要广袤得多了,然而当时的官员数量却连现今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可如今呢,国土面积虽说缩小了不少,但官员的人数却是与日俱增,愈发臃肿不堪,确实己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紧迫关头了。
于是乎,何熊祥小心翼翼地向皇帝进言道:“陛下莫不是有意裁撤掉南京作为陪都的地位?”听到这话,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着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何熊祥竟然能跟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忙追问道:“哦?快给朕详细讲讲!”
何熊祥见皇帝如此感兴趣,略作沉思后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微臣认为,南京六部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减轻了北京六部的工作压力。毕竟国家南北疆域广阔,可以分担一部分工作量。但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如今的南京六部官员们,仿佛己经将党派斗争视为生命中的头等大事,他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全然不顾及政务的正常处理以及老百姓的死活。这种状况首接导致了政务处理效率极其低下,许多重要事务被搁置一旁,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更是无人问津。
尽管南京贵为陪都,但实际上其政治功能己大不如前。它逐渐沦为一个高配版的地方政府,徒有虚名而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关键在于所有重大决策与具体执行方案都必须获得北京方面的首肯方可实施。这一规定无疑极大地削弱了南京的实际作用。”
朱由校:老爷子,你真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