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609章 分兵

第609章 分兵

四月中旬,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奥卡河 - 顿河平原,可对于踏入这片土地的明军来说,却丝毫感受不到惬意,反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飕*飕~暁*税+网_ `罪,新~蟑.结.埂+薪·哙+

当明军的先头部队踏入这片广袤的平原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眉头紧锁。河流如同密密麻麻的蛛网般在大地上交织,水流潺潺,看似宁静,却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土壤异常松软,马蹄和车轮陷入其中,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力气。原本行动迅速的半机械化部队,此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拖住,速度变得极为缓慢。

这片平原更是伏尔加河哥萨克人传统的活动区域,放眼望去,只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零星散落的帐篷,根本找不到大型城镇的踪影。对于明军来说,没有明确的攻击目标,就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使不出力气。

明军一直引以为傲的火箭炮,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火箭炮通常适用于对固定目标进行大范围的轰击,可哥萨克人一旦骑上战马,就像草原上的幽灵,他们骑着骏马,在草原上纵横驰骋,速度极快。^兰~兰`文`茓! *首\发¨固定的火箭炮想要精准地轰击这些移动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如同后世那句广为流传的谚语所说:“大炮轰蚊子,完全是小题大做。” 每一枚火箭弹都凝聚着大明帝国无数人的心血,它们从遥远的国内,经过千辛万苦,跨越千山万水才被运送到这里。在远离国境的俄国土地上,每一发炮弹都显得无比珍贵。如果用它们去攻击那些价值不高的哥萨克骑兵,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会让后续的战斗陷入弹药短缺的困境。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以朱由校为首的明军高级指挥官们聚集在一起,眉头紧皱,神情凝重。他们围坐在地图前,反复研究着这片平原的地形和哥萨克人的作战特点。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权衡,他们最终无奈地做出了决定:采用传统的战斗模式。

这个决定意味着明军要暂时放弃依赖火箭炮的强大火力,重新回到那种近身肉搏、刀光剑影的战斗方式。曾经那种只需一顿火箭弹就能轻松拿下一座城池的畅快战斗场景,在这片奥卡河 - 顿河平原上是无法重现了。

消息传开后,明军士兵们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一些开始习惯,或者说开始依赖火箭炮强大威力的士兵,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但这种失落很快便被被抛之脑后,要知道,这二十年,广域的西伯利亚留下的可是他们的彪悍战绩,什么哥萨克人什么俄国人,还不是都倒在了他们的刺刀之下?更多的士兵则展现出了坚定的斗志,明军的士气在不断的攀升。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这支铁军都是值得朱由校骄傲的。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明军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地调整着他们的战术和部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朱由校意识到此地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于是他果断地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任命济尔哈朗为此次战役的主帅,统领第113师张勇部、164师戚升可部、124师博尔济吉特·硕垒部共计三万明军,以及由降兵转化而来的五千名俄罗斯族仆从军,留守在这片平原之上,以拖住此地的哥萨克人。

与此同时,朱由校亲自率领着卢象升、多铎等将领,统领近卫第1师朱议汴部、第2师戚诚可部、114师岳文魁部、131师曹变蛟部、165师吴三桂部总计九万明军,以及一万五千名由俄罗斯、鞑靼等多个民族组成的仆从军,沿着伏尔加河的河岸,一路疾驰,直捣莫斯科。

明军的这一战略调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哥萨克人完全措手不及。他们原本精心策划的部署在瞬间被彻底打乱,就像被一阵狂风席卷而过的沙堡,瞬间分崩离析。面对明军的分兵行动,哥萨克人不得不仓促应战,手忙脚乱地重新调整他们的战略。

要知道,整个伏尔加河哥萨克的全部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二十几万人而已。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在一个冬天拼凑出了一支装备简陋的三万大军,本打算在广袤的平原上与占据兵力、火力优势的明国人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猫捉老鼠的战争。然而,如今明军的突然变招,却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

作为伏尔加河哥萨克的首领,伊万·列波洛夫和斯捷潘诺夫此时可谓是焦头烂额。他们一边紧急派人向莫斯科传递消息,请求支援和指示;一边又不得不迅速组织起骚扰部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缓明军的行军速度,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这两位首领,作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