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看完奏折,又拿过包裹,打开看了看,看着一个个圆圆的,碗口大小的东西,这就是奏折里说的土豆?
女皇见众人都一副好奇的样子,也不卖关子,首接把折子给了旁边的宫人,然后坐回身后的龙椅,大声说道:“念。°t新e′完/?本¥@@神¢站[#> >/更2.新|最!£?全??:”
“是,陛下。”宫人恭敬的说道。
随后宫人便大声念了起来
“臣,安州知府陆星柔恭请女皇陛下圣安。
安州制下,同安县,河洛村村民南希,发现新型作物,名叫土豆,不但生长周期短,耐旱涝,而且产量极高,更重要的是,土豆可种植两季。
河洛村村民己经种植成功,而今己经收获,正在进行第二季试种,臣曾亲自去确认产量,亩产九千斤。
今特将此良种献上,愿陛下恩准于全国推广种植,则我朝百姓再无饥馑之忧。
臣叩首,望陛下圣裁决断,臣在安州恭候陛下佳音。”
下面陆星柔还写了土豆的做法。
宫人的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朝堂之上。
众大臣听闻后先是一愣,接着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这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如果真如奏折所言,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女皇此时更是激动万分,她深知粮食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于是开口道:“这苏星柔所奏之事,诸位爱卿怎么看?”女皇威严的目光扫视着群臣。
这时礼部尚书于大人站了出来,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此事需先派人核实,若属实,当大力嘉奖苏星柔和发现良种之人,并尽快推广良种。”
女皇微微点头,“就依爱卿之言,即刻派人前往安州查验,不过,如此重要的事,爱卿以为派谁去比较合适?”
于大人接着说道:“臣以为应当派专业的人前去,不如就从户部里选人前去。”
女皇点点头,还没等说话,就听下面又传来一道声音说道:“陛下,臣以为如此大事,只让户部的人前去,多有不妥,应该派身份尊贵之人前往,方能体现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众人听闻,也觉得十分有理,女皇也觉得可行,朝中身份尊贵之人何其多,可此事太过重要,关系到天下苍生,更是关乎大演的发展,人虽然多,却没有合适的。
此人不但要有掌握全局的能力,还要稍懂农事,身份还得尊贵,年龄还不能太大,毕竟此去安州路途遥远,身体不好的去了,长途跋涉之下,只怕会回不来。+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
如此筛选下来,能够符合条件,胜任这件事的人还真不好找。
这时宸王沐楚歌给对面的丞相宋皖使了个眼神,丞相立刻会意,于是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宸王身份尊贵,有勇有谋,前往安州再合适不过。”
宸王站出来说道:“母皇,儿臣愿前往安州,替母皇分忧。”
女皇看着自己这个女儿,谋略是有,不过做事太过优柔寡断,并不适合此次的差事。
不过她能站出来愿意去,女皇倒是感到十分欣慰。
女皇见众人也没什么推荐的人选,便说道:“此事容朕好好想想,都退下吧!”
女皇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反倒让众人拿不定主意了。
宸王朝丞相几不可查的摇了摇头,丞相便没有再进言,而是什么都没说的退下了。
下朝后,户部侍郎曹韵姝便悄悄的去了安王府,将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告诉了安王。
没有人知道,她是安王在朝中的眼线之一,丞相是拥护宸王一派的,而其他人目前都没有站队,主要是其她皇女尚小,而女皇又当壮年,也不着急立皇太女,如今的朝堂倒还算太平,没有特别严重的党派之分。
“丞相推荐了宸王前去?”安王慵懒的问道。
“正是。”
“哼,宋皖这个老狐狸,本王不在朝堂的这几年,她倒是蹦跶得越来越欢快了。”安王嫌弃的说道。
“呵呵,微臣看她不是老狐狸,倒像是老糊涂,丞相这几年手笔越发大了,如今更是公然站到了宸王的阵营里,也不怕女皇一个不高兴,首接把她的乌莎给摘了。”户部侍郎语气同样带着嫌弃。
“你说发现粮种的地方是哪里?”安王突然问道。
“安州,同安县,河洛村。”
“同安县……”安王嘴里呢喃着同安县的名字,这名字怎么如此耳熟?
这时安王身边贴身伺候的嬷嬷上前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