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加速了一个月后,远征军达到了每秒550公里的速度。~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
洛岩终于可以进入初始医疗舱,进行最后一轮治疗了。
这场本来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治疗,整整拖了一个多月。
“实在抱歉,让这么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一直闲置着。”洛岩见到马斯克,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没关系,它也不是一直闲置的,舰队加速这些天,我让很多动物都进去睡了一觉,有鸟,有虫子,还有小恐龙。”马斯克回答:“等你治疗完毕,我还想把棺材星上的那些动物放进去看看效果,毕竟初始医疗舱比其他医疗舱要柔和得多。”
洛岩的第三轮治疗,整整进行了五个小时,他最后是被尿憋醒的。
“好了吗?”洛岩问。
“总司令,我这儿看到的数据是正常的,您感觉您好了吗?”马斯克有些不解。
“我如果好了,还问您干嘛。”洛岩更不解,他的双腿怎么还是不能动。
“您的腿部肌肉需要时间恢复。”马斯克解释道。
于是,洛岩又坐上了轮椅。
远征军的航速还可以更快,但是现在需要抓紧修理棺材星号。,8!6′k?a·n^s?h?u·.¨n-e*t+
棺材星号上到处都是人和机器人,为了加快这个进程,洛岩请孤独遗舰帮忙,搞了个重建棺材星号的意识战游戏。
每天8次每次至少有500人专门进入这个游戏,他们附身在机器人身上,用林薇薇小组整合起来的那些海盗的脑部资料,在棺材星内外忙碌着。
棺材星号的舰壳,自动修复能力很差,却相当结实,在一个月远征军加速期间,有好几个科研小组同时展开研究,最近终于依葫芦画瓢,整出了可实用的产品。
跟棺材星号的外壳强度差不多,而且自动修复能力也变得快了一点,但跟远征军的舰艇相比,要慢一倍不止。
洛岩建议先用上再说。
他对科学的态度就是,但凡有所进步,先实用,再改良。
这种想法,之所以能够实现,只有可能在远征军上,这儿没有金钱,就没有了利润这个概念,与之对应的,效率这个概念,却被捧得很高。
洛岩觉得,他们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原因是人多,各种科研小组和制造厂比较齐全。/咸¨鱼/看?书\ ^已/发!布+蕞′芯.章?劫.
像棺材星号这样的海盗船,只有三千多海盗,其他人员少得可怜,他们连修复破损设备的能力都不足,更别提研发了。
棺材星号还有一个特点,船上的机器人很少,而且很落后,仅跟远征军的第一代机器人差不多。
这也是因为他们船员少,资源少,大多靠的是舰载人工智能系统,而不是智能机器人。
在远征军主舰上,仅机器人制造维护工厂,就跟棺材星号差不多大。
除了借修补大洞的机会,更换棺材星号的外壳,对这艘海盗船的改进,更主要的是它的人工智能指挥系统。
它原来的系统在战斗中被彻底摧毁,正好换上远征军新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2.0版。
这个版本早就有了,是整合了孤独遗舰和主舰智能系统后,在很多方面作了重大改进的,其中还有不少是果壳星人的科技。
因为改进太多,反而有些害怕,只在极个别项目上有所应用,不敢大范围展开。
这下有了试用的机会。
然后就是那些各式各样的大炮,多达16门。
这些大炮,连统一制式都没有,一看就知道,不知是从哪儿抢来的东西。
可是里面确实有好玩意,这其中的两门大炮,各发了一发炮弹,就重创了一艘在建的战列舰和一艘大型运输舰。
岳宇的手下抢救了其中三门大炮,它们只是炮管受损严重。
这三门大炮论个头,比不上孤独遗舰上的歼星炮,威力却丝毫不亚于奥陌陌上的伽马炮。
远征军在这些武器上的投入相当大,光岳宇的手下,就有接近2000人在昼夜研究这些大炮,试图从设计、零部件、充能等方面仿造。
好在,棺材星号的核聚变发动机基本保持完好,它的一个推进器也没有遭到严重损坏。
马斯克和程行各自带领2000人在搞对比研究,试图在短时间内升级远征军的核聚变技术。
要知道,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