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三宗罪
闻听难民所言,周川震惊不已,同时也倍感激愤。′k?a·n?s?h`u/b`o_y,.,c~o-m·
他下意识看了眼李弦,然后向难民询问道:“旱灾持续多久了,官府呢,为何不开仓放粮赈灾?”
“回官爷的话,旱灾持续已有两月,若是算是春旱,已有半年,原先春旱情况还不算糟,原以为等梅雨季一到,下一场雨也就缓过去了,结果梅雨季是一滴雨未落。”
“至于官府为何不开仓放粮赈灾,小人不敢说。”
一位面容消瘦的老伯跪在地上,低着头战战兢兢道。
“因何就不敢说?”
周川皱眉下马,走上前去将老伯扶起,接着看向其他难民:“你们也都快快起身。”
这些难民应是都饿了许久,起身后一个个颤颤巍巍站立不住。
老伯浑浊的双眼饱含无奈,连声叹息回道:“因为官府不让说,说了会掉脑袋。”
“自旱情爆发后,官府一直对外宣称粮仓无粮,但粮仓有没有粮,我们这些庄稼户能不清楚吗?”
“前几年风调雨顺,土地收成一直都还不错,为此官府还加征了赋税,上缴的粮食只会多不会少。”
“因此按理来说,粮仓应该是充盈的,而眼下官府拿不出粮来赈灾,无非是被官府里的那些贪官给贪墨了,但这事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哪里敢去说。a%精a¥武+小<说t;{网1? ?免?费!ˉ阅|{;读#”
“要是说了,立刻就会被扣上一个诬陷官府的罪名,轻则领上几十大板,重则直接人头落地。 ”
“岂有此理!”
周川怒目横眉,右手紧握住腰间的佩剑,转身回头面向李弦:“侯爷,看来不杀是不行了,要是让崔家继续把持朝政,大梁早晚要亡。”
李弦没有说话,面无表情扬起马鞭,策马冲进涿州城内。
在这件事上,建武帝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崔家不除,大梁朝廷难安。
进城后,李弦直奔府衙而去,等来到府衙外,两名守在门外的衙役慌慌张张上前迎接。
“拜见侯爷!”
望着两名规训的衙役,李弦不禁皱眉:“你们认识我?”
衙役摇头:“我二人虽不认识侯爷,但方才观侯爷来时一身贵气,贵不可言,放眼整个涿州,怕是也找不到第二人,因此我二人断定,您一定就是侯爷。”
“你二人倒是会说话,速去通知你家知府,让他滚出来见我。”
李弦翻身下马,将寒潭宝剑紧握在手中,眼中杀气暗藏。*3-y\e-w·u~./c_o-m¨
小人物最是会察言观色,单凭李弦右手握剑的力度,衙役已经看出李弦来者不善。
于是二人分工明确,一人招呼李弦进府衙内入座,一人前去通禀知府。
很快,知府匆匆赶来,气喘吁吁行拱手礼道:“下官涿州知府崔建松拜见武安侯!”
“姓崔?”
李弦坐在正位上,在听闻崔建松自报姓名后,忽的冷笑。
他这一笑,崔建松不自觉毛骨悚然。
李弦的鼎鼎大名,他早有耳闻,行事嚣张,杀伐果决,且从来不惧强权,是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一旦将其得罪,大概率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缠的人,也不知道叔公和堂妹是怎么想的,竟会将其引来涿州,这不是在给他添乱嘛。
本来涿州大旱,百姓怨声载道已经够乱了。
“下官的确姓崔,国丈崔万平乃是下官叔父。”
崔建松一脸假笑,回话时故意提了一嘴自己与崔万平的关系,有了这层关系作为保障,李弦总不至于故意刁难于他。
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李弦不惧强权,但同朝为官,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只是他哪里知道,李弦已经彻底和崔万平走上对立面。
当即,李弦面色骤冷,啪的一声将寒潭剑拍在案桌上:“好,好的很,记住你刚才说的话,免得待会去阴曹地府报到时怨本侯杀错了人。”
“侯爷此话何意,侯爷是想杀下官?”
崔建松木然呆住,瞬息间面如土色,他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才刚见面就要杀他,拿他当猪仔?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本侯办事还需向你解释?”李弦慢悠悠端起衙役送来的热茶,双眼漠视着崔建松,冷声质问道。
崔建松吓得心惊胆战,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恭敬回道:“侯爷办事自然无需向下官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