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78小说网 > 汉末太平道 > 第81章 寒素之路,陈太丘与友期

第81章 寒素之路,陈太丘与友期

生下勤养育,孩子就是周后稷!”

张承负侧耳听了片刻,似乎唱的是《诗经·大雅?而大贤良师张角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道。

“这是奏《清商、《韶濩之音,诵《大雅·生民以应之。陈太丘这讲的一定是《诗,他也擅长此间学问,得过真传。而引《诗以咏‘生民之本’,正和着这春日桃的生机气象。至于讲解‘后稷’这一章,既有赞颂春日生机、田间耕种之意,也有颂古之贤人,来寄予年轻子弟以厚望。嗯,在这种聚会中讲‘后稷’.是了,应是要为这个抚琴的年轻子弟扬名!”

“扬名?”

“嗯,扬名。当今大汉天下,士人若不走向宦官买官路子,就得靠名声来举孝廉、受察举。年轻的士人只有扬了名,才能做官,才能做美官好职。而士人受尊者点评,以名望当官,才是天下士人的正途。要当大官,就必须在年轻时扬名才行啊!”

大贤良师神色平静,笑着捋了捋短髯。对于前面士族子弟聚会的情形,他其实见过很多。这种踏青的聚会,确实有效仿孔丘先师,让师长讲学教导的目的。但如此正式重要的文会,又有让年轻士人展现才学,由尊者点评,替年轻士子在众人中扬名的作用。而这后面一项,关系到仕途,其实才是一众士子急切赶来,把场面弄得如此隆重的根由!

“老师,士子扬名,只靠这种聚会,靠尊者的点评,靠三言两语吗?而扬名又和得官绑在一起,那岂不是朝廷选官的标准,就看点评人说得几句话?可这种点评,不就是大族间的互相吹捧吗?你点评我家子弟,我点评你家子弟,到后来尽数是人情关系,评出的都是世家子弟”

张承负皱眉发问,大贤良师张角惊异地看了这小弟子一眼,笑着道。

“不错!你看的倒是明白。这文会的点评扬名,到后来看得都是关系。不过,世家大族的子弟,有家学传承。大汉选官,《礼、《易、《春秋、《尚书、《诗.每一门的精要,都在大族中独传。普通寒素的士人,哪怕再是勤勉,再是庶务精熟,也难有接触这些世家大族家传学问的机会。而以这些世家传承的‘学问’为评判标准,尽数评出世家子弟来,也是理所应当!”

“实际上,从小经受的教育不同、家族底蕴不同、传承的眼界不同,世家大族的子弟,确实往往比普通的寒门士人,要强上许多!而普通的寒门子弟,哪怕侥幸能够为吏,也一辈子都是小吏的命。选官一途,是奔着千石、两千石去的,本就与绝多大数寒门士人无关。只有极为少数的寒士,才能越过这道吏与官的上下壁障.”

“像是前面的陈公陈太丘,他可是从亭长做起,求学苦读、勤于吏务,数年才得赏识,成为功曹小吏。而后,中常侍侯览要让郡太守高伦,安排一个亲信的职务。郡太守高伦顾忌清名,又忌惮中常侍的权势,处于两难之中。而陈太丘就抱着举荐宦官亲信的荐书,去找太守高伦,替太守背下了举荐宦族的恶名直到做了此事,他才算是得了太守信重,能从吏往上,当了太丘令,也有了陈太丘的名号.”

“至于再往后,‘梁上君子’、‘与友期行’、‘先见之明’、‘太守髡陈寔’、‘天上德星聚’.这位陈公陈太丘,可是极其通晓扬名的术势,是此道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介寒素,能走到名满天下的地步,亲手把许县陈氏变成顶级的世家大族.这位陈公所言所行,几乎是踩准了每一步,才能把这条寒素之路,走到最顶级的终点啊!.”

“承负,以你的天资,若是挂上个寒门子弟的名头,投入这位陈太丘门下,和他走一样的寒素之路那么走上六十年,踩准每一步,大概也有可能有和陈太丘一样,能走到名满天下,建立一个张姓的世家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