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纺纱机的草图。
在他眼里,枪炮是根基,但民生才是根本。
他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他争霸天下的最终目的。
钱,他要挣,地盘,他要抢。
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帝国。
一个,能让所有百姓,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帝国。
而今天在三岔路口那五声炮响。
不过是为他即将建立的那个庞大帝国,奏响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序曲罢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显得苍白无力。
所谓的封锁,成了个天大的笑话,不攻自破。
刘启的采购队,再也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那些之前还对乡团避之唯恐不及的商贩们。
现在看到乡团的人,都跟看到亲爹似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雪花盐的生意,也彻底在平阳镇及周边地区铺开了。
钱通的盐铺,不到三天,就彻底关门大吉。
他本人,也收拾了所剩不多的家当,灰溜溜地离开了平阳镇,再也不敢露面。
刘启的雪花盐,凭借着无人能及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了整个市场。
源源不断的利润,像溪水一样,哗啦啦地流进了刘启的口袋。
让他之前因为打价格战而亏损的钱,不仅全都赚了回来,还翻了好几番。
他手里的现银,突破了十万两的大关。
有了钱,刘启的底气就更足了。
他开始更大规模地招兵买马。
不光是那些走投无路的山民、流民。
甚至连一些附近卫所里,吃不饱饭的官兵,都偷偷地跑来,想要加入他的乡团。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下溪乡团的规模,就从两百多人,迅速扩张到了五百人。
而且,刘启挑的这五百人,个个都是青壮。
他把他们分了三个营。
一营归赵虎管,驻在下溪村,专门负责看护大本营和各作坊的安全。
二营交给张铁山,驻守黑风营,把住交通要道,同时还负责新兵训练。
三营是刘启亲自带的炮营,也是整个乡团最精锐和最重要的底牌。
这三个营互相协作,联手形成一道稳固防线,让平阳镇以及周边区域都落进了他的掌控。
除了扩编,刘启还投了大量钱在民生建设。
他在下溪村新开荒了上千亩田地,修建了全新的水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