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在虚拟屏幕上疯狂跳动。
甚至,连金属原子间的键合状态,电子云的微妙流转与变化,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清晰无比地展现在面前。
【系统分析:Ti-6Al-4V钛合金在1200℃高温环境下,晶界析出β相,导致材料脆化,疲劳寿命远低于预期。宿主可利用数据解析功能,进一步探究其深层机理及优化方向。】
苏杭死死盯着这行字。他知道,这仅仅是初步的诊断。
真正的核心在于——如何抑制β相的析出,同时不损失材料其他性能。在2066年,这类问题早已被成熟的第三代、第四代合金体系解决。
但他现在,却需要从零开始,在已知的数据中寻找那个关键的突破口。
他心念一动,意识再次深入,调动系统的解析功能,仿佛在原子层面进行一场精密的“解剖”。
海量的微观数据和模拟图谱在眼前飞速闪过,晶体结构、原子键合、缺陷类型……一切都在系统的辅助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突然,一个在未来材料学中司空见惯,但对这个时代而言却如同天方夜谭的念头,猛地撞击着他的大脑——稀土元素!
在2066年,稀土元素在合金改性中的应用已经炉火纯青,但在2016年,这还属于前沿探索甚至保密级别。
苏杭立刻在虚拟空间中调出未来关于稀土元素在钛合金中的应用数据,并结合系统提供的叶片现有微观结构缺陷,开始进行疯狂的模拟推演。
他尝试了数十种稀土元素的组合,上百种添加比例,以及数千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每一次尝试,系统都会瞬间给出详尽的模拟结果,并指出其优缺点。
时间的概念彻底模糊。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力飞速消耗。
终于,当他将所有来自未来的知识与当前系统的精密数据完美结合后,一个惊人的方案跃然眼前!
【优化方案构建完成:添加0.3%稀土元素钇,配合1050℃×2小时+时效处理,可有效抑制晶界β相析出。经模拟验证,可提升高温强度28%,疲劳寿命延长45%】
这,何止是简单的分析?!
这分明是一套完整的、足以颠覆现有材料学的革命性方案!
“稀土元素钇的添加比例……百分之零点三……”
“1050摄氏度,保温两小时,进行时效处理……”
苏杭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每一个字眼从他口中再次念出,依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艰涩与震撼。
这些参数,这些工艺,每一个都如同惊雷般,直击他的灵魂深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绝不仅仅是修复某一架老旧战机,或是提升某一个特定零件的性能那么简单!
这,简直就是对整个航空发动机材料科学领域,一次降维打击式的技术革新!
涡轮叶片的材料瓶颈,那是西方工业强国长期以来,用来死死卡住龙国航空工业咽喉的核心技术壁垒!
多少顶尖的材料学专家,为此皓首穷经,耗尽心血。
国家层面投入了多少难以估量的资源。
砸进去了多少真金白银。
却始终难以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只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摸索中艰难前行。
而现在,仅仅是在他拆解叶片,进行了一次“深度微观材料结构解析”。
就如此轻描淡写地,给出了一套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