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这些来自苏门答腊雨林的巴塔克族猎人,身上还穿着沾满泥土的藤甲,手中握着用积分紧急兑换的三八式步枪。当船只距离冲绳东海岸还有两海里时,日军的探照灯突然刺破夜幕,九二式重机枪的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渔船甲板瞬间被鲜血染红,一名年轻战士抱着被炸断的右臂栽入海中,激起大片血花。但幸存者们依旧顶着弹雨强行登陆,用战友的尸体作为盾牌,将九七式手雷投向岸边的碉堡。
夜幕降临时,滩头己堆积起数百具尸体。杜承渊看着战地记者传回的画面,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系统面板。他消耗15万积分,紧急兑换了2000具浮桥组件。当这些钢铁浮桥在炮火中搭建起来时,后续的土著部队如蚂蚁般涌上海滩。一名爪哇老兵挥舞着祖传的克力士剑,连续砍倒三名日军,却被侧面射来的子弹击中咽喉,临死前仍保持着挥剑的姿势。
二、泥沼噩梦(11月9日夜 - 11月12日)
11月9日深夜,暴雨倾盆而下。冲绳中部的火山岩地貌变成了一片泥潭,给双方的行动都带来了巨大困难。日军趁机发动逆袭,隐藏在山洞中的九七式坦克轰鸣着冲出,履带碾过土著战士的尸体,扬起阵阵血雾。杜承渊立即消耗25万积分,兑换了30门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这些沉重的火炮被拆解后,由土著战士们人拉肩扛运上阵地。
在嘉数高地,一场惨烈的白刃战正在上演。,叁~叶\屋+ ~唔+错*内,容′来自菲律宾的伊戈罗特族战士们手持锋利的巴龙刀,与日军展开近身搏斗。泥浆裹着鲜血在地上流淌,一名伊戈罗特少年被日军的刺刀刺穿腹部,却死死抱住敌人的大腿,张开嘴咬断了对方的喉咙。日军则利用地道发动突袭,身绑炸药的敢死队员突然从泥浆中跃起,与周围的土著战士同归于尽,爆炸的气浪将泥土和碎肉掀上半空。
杜承渊站在硫磺岛的指挥室里,听着前线传来的惨烈战报,额头青筋暴起。他再次消耗20万积分,兑换了5000件防雨披风与防水弹药箱。但即便如此,在暴雨和日军的双重打击下,三天时间里,土著部队推进不足800米,却付出了7000人伤亡的惨痛代价。系统面板上的积分余额降至3476万。
三、炼狱熔炉(11月13日 - 11月16日)
随着战线逐渐向冲绳中部推进,日军在首里城周边构筑起了更加坚固的防线。钢筋混凝土碉堡群与地下坑道相互连通,九二式重机枪和九六式高射炮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将整片区域变成了死亡禁区。杜承渊知道,常规的进攻方式己经无法奏效,他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发动"人肉爆破"战术。
11月13日凌晨,2000名来自婆罗洲的达雅克族战士组成了敢死队。他们身上绑满了用积分兑换的九七式手雷,趁着夜色悄悄接近日军防线。当探照灯扫过的瞬间,敢死队员们齐声呐喊,如飞蛾扑火般冲向碉堡。爆炸声此起彼伏,血肉横飞中,日军的第一道防线终于出现了缺口。但这2000名战士,最终只有不到百人活着回来,且大多身受重伤。
杜承渊的手紧紧攥着战术地图,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他消耗35万积分,紧急兑换了200具缴获自美军的巴祖卡火箭筒。土著部队的精锐射手们背着这些笨重的武器,在战友的掩护下,艰难地向日军的坦克阵地爬行。一名射手在距离目标还有50米时,被日军的狙击手击中头部,火箭筒滚落一旁。但他的战友毫不犹豫地冲上前,捡起火箭筒继续前进,终于将一辆九七式坦克炸成了火球。
在首里城外围的战斗中,双方陷入了残酷的拉锯战。每一寸土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每一个碉堡的攻克都伴随着成百上千的伤亡。土著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对抗着日军的钢铁防线,有的战士被子弹打断了腿,却依旧爬着向前投掷手雷;有的战士在刺刀战中失去了手臂,就用牙齿咬向敌人的喉咙。夜晚,战地医院里哀嚎声不断,医生们用有限的药品和绷带,努力抢救着每一个生命。
西、血色黎明(11月17日 - 11月23日)
11月17日,杜承渊决定发动总攻。他消耗80万积分,从系统中兑换了50门150毫米榴弹炮和10000发炮弹。这些重型火炮被部署在硫磺岛的临时炮台上,对着冲绳岛中部的日军防线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地毯式轰击。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日军的碉堡和工事在炮火中纷纷倒塌。
趁着炮火的掩护,最后的1.2万土著生力军发起了冲锋。他们高喊着各自部落的战号,如潮水般涌向日军阵地。在与那原高地,一名来自马来半岛的战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