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东道主被赶了出来。
或许是调料足够,江映梨就着猪蹄和鱼肉吃了两大碗,平坦的小肚子也微微凸起来,撑得她直打嗝。
袁砚舟放了杯水在她手边,收拾着碗筷去公共水槽里洗碗,江映梨起身消食,靠在门框边看着他的背影。
在军区半个月,晚上几乎都是他来做饭,她渐渐地习惯了,很少再去吃空间里的东西。
虽然怪物餐厅里的食物味道好,有增益,但终归是少了烟火气。
回了生产队,以后怕是吃不到他做的饭了。
小声地叹了口气,她朝反方向走去,准备去研究所上班。
第二天一大早,江映梨便和一车木娃娃似的孩子回生产队,或许是知道她是他们的老师,不敢再皮。
到生产队,生产队队长和王副队长都在门口接她,丁二婶也在。
丁二婶接过她的东西,“听说你回来教书,我是不赞同的,团里待遇多好啊!”
江映梨摇头,“嫂子,待遇一样的,回来还轻松自在些。”
丁二婶将信将疑,拎着她的包朝牛棚走去。
站在焕然一新的牛棚外,不能称之为牛棚,应该是一座木屋前,江映梨不可置信眨了眨眼。
“这是?”
“你走了以后,王副队长就建议大家把牛棚修整一下,说这里是个风水宝地,能出大人物。”
这怕不是修整,是翻修。
牛棚被扩建,右边她原本睡的棚子建成一座尖顶木屋,两开间,下边用青石镶嵌,地板被加高,不怕再渗水。
和她一对比,隔壁小花的窝简陋得令人发笑。
“行了,让江知青休息,咱们回去吧。”
他们放下东西离开,屋里家具俱全,锅碗瓢盆都有。
摸了摸脖颈,她抱着东西进屋。
白天她在生产队教书,一天两堂课,晚上,坐着摩托车去军区上班。
半个月下来也轻松得很。
今天她照常进研究所上班,却发现汪老站在门口,脸色有些不太好。
“汪爷爷,怎么了?”
汪老递给她一封信,江映梨奇怪接过,看着信里的内容,脸色也不太好。
“他们什么意思?”
信是空军基地研究院那边发出来的,邀请各地设计院院长前去参与设计图研讨。
而附上的照片,就是江映梨的设计图复刻版。